“行進中國”調研行
活力內蒙古丨響沙灣蝶變:沙漠綠洲水趣盎然

金黃色細碎的沙礫,踩在腳下又綿又軟﹔沙丘掩映在藍天白雲下,好似金黃色的臥龍。“響沙灣沙子的質地就像面粉一樣細膩,大家捧起來感受一下。”導游塔娜正在向來自廣東的游客們介紹著。珠海游客陳凱欣是第一次見到沙漠,她說:“以前隻在沙灘上見過白色或者黑色的沙子,原來真正的沙漠跟普通的沙灘是不一樣的,站在沙丘上,感覺就像置身於另一個世界。特別是那個有響聲的沙灘,真的太神奇了!”
響沙灣悅沙島。人民網記者 張力洋攝
響沙灣位於內蒙古黃河幾字彎內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在蒙古語中叫做“布熱芒哈”,意思是“帶喇叭的沙丘”。這裡沙高110米,坡度45度,呈彎月狀形成一個很大的沙山回音壁。順著雲梯攀援而上,當人們從沙頂向下滑動,便會聽到猶如飛機掠空而過的轟鳴聲﹔當人們對著兩手猛力向中間捧沙時,便會聽到蛙鳴聲,響沙灣因而得名。
響沙灣悅沙島。人民網記者 張力洋攝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堅持先綠再富,實現綠富同興,在鎖住了沙的基礎上,原生態的沙漠,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創新性地在響沙灣建立了一座清涼的水上樂園,更加引人注目。”響沙灣景區工作人員於曉慧介紹道。這種將水上樂園建於沙漠之中的創舉,打破了人們對於沙漠干燥、缺水的固有印象,這裡蘊含著生命與希望,讓人流連忘返。沙漠,因為有了水的滋潤,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游客可以一邊欣賞雄渾蒼勁的沙漠,一邊乘坐“極速飛車”飛馳入水,激蕩起大片的水花……釋放壓力、享受樂趣。游客胡雪婷興奮地感嘆道:“在沙漠裡能玩到這些水上游樂設施真是一種奇特的體驗。”
響沙灣水上樂園在設施配置上,充分考慮了環保與可持續的因素。例如,採用太陽能加熱洗浴用水,室內照明與傳統電能相結合,外圍亮化則利用太陽能及風能,這些創意都體現了景區對於綠色、生態、環保、節能、低碳理念的堅守。
在響沙灣的治理過程中,一代代治沙人嘔心瀝血種下希望之樹,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奇跡﹔科學家們帶著先進技術設備,有的區域鋪設網格紗帳進行固沙,有的種植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還有的引入先進的滴灌技術,讓每一滴水都能發揮出最大能量。這個曾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地方,如今已成為荒漠中的“綠色家園”。
“我是一粒沙”——這是響沙灣人迎接遠方來客的心語,新形勢下開拓景區轉型升級,努力讓響沙灣成為中國沙漠旅游度假勝地、國際一流沙漠旅游景區,這一美好願景,時時激勵著這裡的人們。(白建平、孝金波、張力洋、齊浩男、道日娜、李睿、張聿修、趙夢月、孟佳澍、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