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新藍海” “農牧業+鄉村旅游”熱力值拉滿
包頭市九原區萬興鴻澤生態庄園用帳篷搭出了“詩與遠方”。記者 蔡冬梅 攝
赤峰市寧城縣黑裡河鎮朝陽溝村盤活閑置農村土地與宅基地資源,建設黑裡河·宿集村助力鄉村旅游。記者 肖璐 攝
額爾古納市蒙兀室韋蘇木奧洛契庄園景色怡人,游客樂享其中。潘國言 攝
興安盟突泉縣曙光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的油菜花絢爛綻放,吸引游客前來賞花打卡。 曾令剛 攝
編者按
到遼闊草原策馬揚鞭,進古村落觸摸歷史文脈,在鄉村集市品特色美食……如今,異彩紛呈的鄉村休閑旅游成為內蒙古旅游消費新寵,吸引越來越多人走進美麗鄉村,尋找心中的“詩和遠方”。
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作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新業態,正以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迎合著現代人精神休憩的消費需求,也為內蒙古振興中的鄉村經濟注入了無限活力。
內蒙古出台《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規劃(2021—2025年)》3年多來,各地深挖、細研、活用特色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豐厚家底,進一步拓展新功能、發掘新價值、構建新體系,統籌推進休閑農牧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科技等深度融合,拓展農牧業增效增收空間。
今日,《鄉村振興》版推出特別策劃,展現內蒙古構建起“休閑農業重點旗(縣)+美麗休閑鄉村+現代農(牧)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特色農庄+美麗田園”的多元體系,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的新實踐。
深挖資源 地域經濟添動力
7月,正值旅游旺季,不少游客慕名前來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海心島非遺小鎮,沉浸式體驗剪紙、扎染等非遺文化的魅力,亦或在荷花搖曳的魚塘旁,甩一根長竿垂釣,靜待魚兒上鉤。
坐落在黃河南岸的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東海心村,憑借地理條件優勢打造了集淡水養殖、農家美食、採摘垂釣、休閑觀光、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產業鏈條,推出了農旅融合休閑游、田園經濟等新業態。
東海心村,從昔日的小漁村變成了年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的“網紅打卡地”,曾經以養魚賣魚為生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2022年,該村入選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目前,該村從事鄉村旅游的村民超過300人,2023年全村旅游年收入2640萬元。
從“賣魚”到“賣風景”,東海心村的“華麗轉身”是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在內蒙古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區位優勢明顯、生態基礎較好、歷史文化深厚、鄉村資源豐富等一直以來是內蒙古最大的優勢。
空中俯瞰,內蒙古橫跨“三北”、毗鄰八省、邊臨兩國,區位優勢突出﹔走進觀賞,擁有豐美的草場、茂密的森林、浩渺的濕地,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造就四季好風光﹔細細品味,紅山文化、大窯文化、長城文化……散落在北疆大地的歷史遺珍和文化印記魅力無窮。
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為內蒙古推動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產業轉型升級潛力巨大。截至目前,全區已評定6個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58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從依附景區景點的“小而單一”餐飲型鄉村休閑旅游,逐漸向“大而多元”的產業融合發展方向升級。
——休閑農牧產品豐富。鄉村旅游產品涵蓋了草原休閑觀光、鄉村特色美食、農牧業生產觀光、水上觀光休閑等14類,涉及18種特色經營性項目。
——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12個盟市航空交通全覆蓋,全區所有蘇木(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嘎查(村)全部通硬化路和客車。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資源稟賦加持下,內蒙古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產業規模穩步提升,經營主體不斷壯大。2023年,全區具有一定規模的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4924家,從業人數14.79萬人,年接待人數3356.74萬人次,營業收入70.99億元,其中農副產品銷售收入23.02億元,休閑農牧業帶動15.77萬戶農牧民致富。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內蒙古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迎來新機遇,紅紅火火的鄉村游更是為推動地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多點開花 無邊光景日日新
“這裡水草豐美、風景如畫,來了就不想走!”望著眼前的美景,來到義勒力特嘎查游玩的烏蘭浩特市民李先生由衷贊嘆。該嘎查位於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這裡景色迷人,又地處近郊,被稱為“城市后花園”。
今年以來,義勒力特鎮共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之所以“圈粉”無數,在於義勒力特鎮打出了生態優先、農牧為本、聯動發展、培育特色“組合牌”。該鎮不斷優化旅游線路,將各個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了一條集觀光、休閑、體驗於一體的生態水美旅游線路,讓小鎮因美而興,村民因景而富。
透過義勒力特鎮,可以感受內蒙古進一步發掘旅游資源,讓鄉村生態、生產、生活互促共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實踐探索帶來的變化。
內蒙古結合全區“南糧北牧”農牧結構特征,“六牧四農”的農牧空間格局,以自治區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資源稟賦為依托,以交通道路為軸線,構建了“立體式復合型”休閑農牧業經營體系,形成了“一軸串聯、三區聯動、組團發展”的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自治區農牧廳鄉村產業發展和農墾處副處長劉童介紹,“一軸”指以京新高速、京藏高速、大廣高速等主要交通道路串聯各盟市重要節點,形成發展主要軸線。“三區”指東部區以呼倫貝爾市為主,中部區以呼包鄂為主,西部區以巴彥淖爾市、烏海市為主帶動發展。“五組團”指呼倫貝爾—大興安嶺組團、赤峰—科爾沁—錫林郭勒組團、呼包鄂烏組團、河套地區組團、沙漠地區組團。
百舸爭流,千帆競速。各盟市積極探索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獨特“解法”——
呼和浩特市以草原、黃河、長城、古村為亮點,形成北部山地、中部草原、南部鄉村的鄉村文化圈層,輻射帶動大青山生態度假、敕勒川文化休閑、沿黃文化體驗等特色組團。
圍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紅色旅游、冰雪旅游、草原旅游資源,烏蘭察布市打造農家樂、牧家游、休閑農庄等休閑農牧業“打卡地”及星光草原游、火山牧場游、鄉韻民宿游、溫泉度假游四大特色類體驗項目。
巴彥淖爾市全面打響“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以品牌為市場引領,在陰山淺山區和河套田園交界處的半農半牧休閑農牧業發展帶,開發特色民宿、鄉村美食、農(牧)家樂等鄉村旅游產品。
錫林郭勒盟以錫林浩特市中國馬都核心區文化生態旅游景區為龍頭,馬資源為特色,千裡草原風景大道為主線,開發形式多樣、獨具特色、個性突出的農村牧區休閑旅游新業態和新產品。
……
發展全域旅游,盡賞特色風情。放眼全區,12盟市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的鄉宿、鄉游、鄉食、鄉購、鄉娛等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產品,聚焦休閑農牧業優化升級、構建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體系、做強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品牌等重點任務,昂首闊步向前行。
引領帶動 鄉村旅游勁風起
大興安嶺北麓、額爾古納河畔,有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的額爾古納市蒙兀室韋蘇木室韋村進入旅游旺季。“最近蒙兀室韋蘇木每天都要涌進三四萬人。”該蘇木黨委書記達富拉介紹,這裡全域都是2A景區,鎮上80%的人以旅游業為生。
室韋村不僅讓蒙兀室韋蘇木成為游客眼中的“寶藏小鎮”,還帶動附近邊陲小鎮掀起了旅游熱潮。據統計,進入7月以來,額爾古納市各景區、熱門打卡地單日游客接待總量達20000余人次。
室韋村是內蒙古正在打造的以典型帶動全域出彩的美麗休閑鄉村縮影。“目前我們正在起草《內蒙古自治區‘美麗休閑鄉村’評定和管理辦法》,計劃每年評定30個左右的自治區‘美麗休閑鄉村’,並積極組織各盟市申報精品旅游線路、全國休閑重點縣等,以典型引領帶動全區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同時,在各類媒體平台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更多人愛上內蒙古的美麗鄉村。”劉童說。
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作為鄉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治區休閑農牧業提質增效、農牧民就業增收、市場消費需求擴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當前,自治區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還存在配套設施發展滯后、管理人才匱乏、服務有待提高的問題。如何破解?內蒙古將逐漸完善管理體系、營銷體系、服務體系和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產業體系,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示范家庭農牧場與農牧民合作社,健全從業人員培訓機制,提升農家樂、農業科技園、民俗旅游村等服務設施及服務質量,不斷壯大各類經營主體。
村美、人和、共富,內蒙古錨定目標,推動全區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產業“一業興,帶動百業旺”。
到2025年,內蒙古將力爭打造10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0個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200個自治區級美麗休閑鄉村、20個自治區級休閑農業重點縣,培育一批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一批可學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成功模式,助推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形成百億級優勢特色產業。
依托自治區18個農畜產品產業帶和2個千億級、1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統籌發展,推動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專業化、標准化、品牌化、集約化,延伸產業鏈條,大幅提高農牧業附加值,做大做強休閑農牧業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將自治區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打造成為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競爭力和鮮明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品牌。
培育一批總資產規模20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規模10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交易額)2000萬元以上,帶動農牧民就業人數200人以上休閑農牧業龍頭企業。
促進農牧業產業化、品牌化,並同發展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增加農牧民收入——內蒙古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藍海”正在被深度激活。(記者 方圓 阿妮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