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好“肉庫”增添“種”動力
7月5日,內蒙古大學和林格爾草原家畜種質創新與繁育基地傳來喜訊:一頭自主知識產權的“SLICK安格斯肉牛”的人工採精、凍精和授精工作成功完成,內蒙古大學牛遺傳改良與生物育種技術團隊開啟了自主培育“抗熱應激SLICK肉牛”新品系的研發工作。新品系的培育,致力於破解“舍飼高溫高濕環境引起牛熱應激反應”這個肉牛養殖“卡脖子”難題。
用現代生物育種技術提高畜牧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助力構建家畜種業新發展格局,是薪火相傳的內蒙古大學生物育種技術團隊幾代人接續奮斗的目標。
從旭日干院士培育我國首例“試管綿羊”,到動物胚胎工程專家李光鵬教授帶隊創制國際領先水平的3個雙肌黃牛新品系,再到80后青年學者楊磊研究員領銜設計“抗熱應激SLICK肉牛”新品系,一次次“從0到1”突破的背后,是自立自強科技報國精神的一脈相承。
2007年,李光鵬教授從國外學成歸來后,在旭日干院士的精神感召和鼓舞下,加盟內蒙古大學。作為肉牛新品種培育重大課題負責人,他組織國內有實力的團隊,攻關肉牛新品種培育的關鍵問題,著手打造中國的自主育種隊伍和育種體系。而在此之前,李光鵬早已是享譽業界的知名科學家,他成功創制了世界首例克隆騾子,創建了高效家畜體細胞克隆技術體系和高效基因編輯生物育種技術體系,並且將牛、羊克隆技術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化。
立足內蒙古畜牧業大區向強區轉變的關鍵時期,技術攻關要破解的根本問題是家畜種業“自主核心育種要素缺乏”。“我國的常規育種體系已經遠遠落后於畜牧業發達國家,必須另辟蹊徑,在育種理念和新技術中有所突破,才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縮短與國外育種的差距,實現彎道超車。”李光鵬深知,抓住“自主良種”這個“牛鼻子”,把本地品種做大做強的重要性。
針對我國黃牛體型小、生長速度慢、產肉性能相對弱等長期未能破解的現狀,李光鵬帶領團隊利用多種現代生物育種手段來突破這些種業發展難題。
牛羊新品種培育工作和其他科研項目相比,難度大、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很多,失敗率非常高,要不斷試錯、不斷探索才有可能成功。在“雙肌肉牛”攻關階段,夜以繼日研究培育好的種,可結局總是難產導致母牛、牛犢死亡,這讓大家非常焦慮。“熬夜看文獻、讀材料、不斷做交流,甚至要處理很多技術之外的繁復事情。長期精神高度緊張,總是半夜睡不著覺…… ”憶及往事,李光鵬感慨萬分。細胞試驗一周2到3次、克隆試驗一周至少3次,實驗室和牛場兩頭跑……最終,經過團隊不懈努力,母牛成功產下健康的牛犢。
雙肌蒙古牛、雙肌華西牛、雙肌西門塔爾牛、雙肌魯西牛……在內蒙古大學草原家畜種質創新與繁育基地,一頭頭自主創制的“雙肌”系肉牛身材健碩、皮毛順滑,不僅外觀優美,還擁有適應性強、增重能力快等高產優質的特點。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基因編輯生物育種手段培育成功的肉牛品系,評審專家給出“該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同類研究領先水平,對於我國黃牛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具有裡程碑意義,對於增強我國畜牧種業自主創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評價。
“基地現存欄雙肌肉牛312頭,其中種公牛40頭,成年公牛體重可達900公斤,這裡也是國內唯一的草原家畜動物實驗創新平台。”李光鵬介紹說,基地將借助國家重點實驗室重要平台,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畜牧業優質種源受制於人的“卡脖子”問題,努力建成世界草原家畜現代生物育種創新高地。
十余年來,李光鵬扎根北疆投身教育科研事業,以隻爭朝夕的精神攻克牛羊種質創新與繁育的同時,他也非常注重青年學者的培養,帶出一支堅守邊疆、躬身求索的科研團隊。以楊磊研究員,白春玲、蘇廣華、魏著英、趙躍芳副研究員等為代表的一批“80后”優秀青年學者在高強度的科研環境中迅速成長成為一支勇挑重擔的科研團隊。他們在以牛羊為主的草原家畜生殖調控和生物育種的高新技術研究領域取得累累碩果。團隊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以及“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和“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等榮譽稱號。
2022年,團隊與內蒙古儈牛公司共同承接了自治區“揭榜挂帥”種業科技攻關項目,全面整合國內資源、匯聚創新力量,建立國家級生物育種雙肌肉牛中試擴繁實驗基地,構建起“科研機構+龍頭企業+規模養殖戶”就地轉化推廣體系,為內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作出積極貢獻。
“遺傳改良與生物育種不僅是攻克‘卡脖子’難題、打通畜牧產業鏈條堵點與淤點的關鍵,相關技術研發更是國際上未來產業布局的方向,需要有相應的前瞻性儲備和應對。我國是養牛大國,應該要有享譽全球的品種,這需要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久久為功。”李光鵬說。(記者 白蓮 通訊員 李文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