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成效顯著
全區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4665.7萬畝
日前,記者在全國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座談會上獲悉,2023年,內蒙古新增農業節水能力3.73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8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區73個大中型灌區完成新一輪定調價,並實現取水口在線計量,65萬眼農灌機電井實現“以電折水”計量。目前,全區已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4665.7萬畝,將於今年提前1年完成改革任務目標。
據介紹,自治區通過理順機制體制、推進基礎建設、堅持兩手發力、探索智慧發展等方式,不斷提升農業用水效率和效益,推動農業節水與糧食穩產增產協同發展。自治區先后出台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總體方案、“一盟(市)一策”、解決“大水漫灌”問題專項方案和河套灌區農業節水獎勵辦法等系列措施,成立由分管副主席任組長的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專項組,用水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近10年,內蒙古累計投資75億元,對31座大中型灌區實施現代化改造,改善灌溉面積1697萬畝,新增節水能力6.1億立方米、糧食產量8億斤,灌區工程建筑物完好率提高到60%,骨干渠道輸水能力提高15%至20%,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5237萬畝、高效節水灌溉3403萬畝,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2787萬畝,壓減高耗水作物33萬畝,推廣耐旱作物品種1100萬畝。
2021年至今,自治區投入近3億元支持各地開展節水獎補,大力推進黃河流域跨盟市及盟市間水權轉讓工程,轉讓農業用水指標4.76億立方米。2023年,啟動黃河干流水權盟市間轉讓二期工程,總投資23.13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3.21億元,工程建成后,可解決沿黃盟市1.2億立方米工業用水問題。統籌約12億元資金,在18座大中型灌區開展信息化數字化建設,逐步建成、完善覆蓋骨干渠道的水位、流量、視頻等數據採集系統,提高水資源時空調配能力和輸水工程的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加快推行地表水灌區水務合作社、農民用水協會、渠長制,在井灌區推行“井長制”“表長制”﹔全面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建立覆蓋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將農業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全部分解到嘎查村等基本用水戶,將地下水水位、水量“雙控”指標細化分解到全區371個地下水管理單元。(記者 薛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