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田保護與利用中筑牢“耕”基
6月24日,人民大會堂,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研究員憑借主持完成的“北方農牧交錯區風蝕退化農田地力培育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第三次獲頒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度獲“國獎”,一生家國情。
8項研究成果入選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17項研究成果入選內蒙古主推技術,5項技術標准列入《內蒙古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計劃》,40多萬份技術手冊和培訓資料在農村牧區大量普及……路戰遠團隊用“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出色答卷,為北方農牧交錯區遞上一份綠色增收新方案。
實現耕地永續利用是千年大計。保護農田生態的同時提升耕地質量與產能,是國家重大需求,更是擺在廣大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道科學難題。
“做農業科學研究,可能沒法很快出成果,但這些問題卻是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隻要是國家所需,我們一定要努力和堅持去做。”路戰遠說。
田間地頭的事兒,一頭連著事關糧食安全的“國之大者”,一頭連著萬千百姓的民生福祉。年幼時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勞,是他永難忘懷的印記。從農家子弟到進入農業院校,再到扎根農業科研事業,路戰遠用大半生時間與干旱貧瘠的土地“硬磕”,隻為讓農業成為更有希望的產業,讓鄉親種地更有奔頭。
內蒙古乃至北方農牧區地域廣闊、生態類型多樣、作物種類復雜,路戰遠深知開展耕地質量改善和農田生態建設的關鍵理論與技術研究,破解不同區域的卡脖子難題有多重要。
過去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路戰遠平均每年有100多天奮戰在一線,他的足跡遍布遼闊北疆的曠野,探索之路充滿寂寞與艱辛。
“提出新理論、研究新技術,始終牢記要服務廣大農牧民。”路戰遠總是這樣說。從立項到技術攻關,再到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團隊一步步攻克難關,將實驗室成果推向生產實踐,並想盡辦法調動農牧民積極性,讓農牧民嘗到豐產增效的甜頭。
使用“玉米秸稈留茬全量覆蓋”和以“免少耕播種”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后,呼倫貝爾市阿榮旗興安鎮育合村農民崔福家的大豆畝產由10年前的200多斤增至2022年的390多斤。“路老師和團隊成員每年來我家好幾趟,從秋季收獲時的玉米秸稈留茬高度、秸稈處理到第二年的免耕播種、田間管理等各個環節手把手地教,徹底改變了我們過去的耕作方式。”提起路戰遠團隊,崔福言語中滿是感激之情。
近40年鍥而不舍、始終如一的堅守,路戰遠用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著周圍的人。“多年來,路老師始終堅持下基地入農戶,了解農業生產一線存在的問題,為團隊成員和碩博士研究生作出了表率。”團隊成員、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保護性農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小慶研究員說。
2015年,青年學生王建國師從路戰遠攻讀博士,開展黑土農田保護與利用方面的研究。他連續兩年在設立於呼倫貝爾農墾特泥河農牧場的長期野外定位監測基地蹲點,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然而大田試驗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試驗預期結果不理想,坎坷的農業科研路,讓他一度有了想要放棄的念頭。路戰遠了解到情況后,與王建國仔細分析試驗過程的每個環節,並多次奔赴試驗田查看,幫助他調整研究焦點、修改完善試驗方案。在路戰遠的鼓舞和感召下,王建國不僅順利完成博士階段學習,還成長為“保護性農業研究團隊”中一名優秀的青年成員。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著知識和理想加入到團隊中來。為更好地獎掖后學,路戰遠用個人獲獎所得和人才基金設立專項經費,為學生們免除學費、發放生活補貼,對他們的創新創造給予獎勵。在路戰遠帶領下,團隊先后走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內蒙古草原英才等20余人,培養了大批碩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優秀人才。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團隊在破解農田風蝕防治、地力定向培育和作物增產增效三大難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累累碩果落入田間,助力產出更多“中國糧”,在這片土地展現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全力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農業高質量發展面臨新的課題。在助力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建設中,書寫鄉村振興、山鄉巨變新篇章,路戰遠團隊依然在路上。(記者 白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