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行進中國”調研行

活力內蒙古︱走進“國門第一崗”:“203哨位一切正常!”

人民網“行進中國”內蒙古調研採訪團
2024年06月25日19:16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盛夏的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裡市天藍雲淡、游人如織,一列列中歐班列運載著“中國制造”,從這裡駛出國門。

國門下,界碑旁,哨位之上的邊檢民警李成祥身軀筆挺,目光如炬:“中歐班列出境,車長52節,203哨位一切正常。”

“203哨位一切正常。”對於李成祥來說,是最重要的崗位職責,更是對祖國最庄嚴的承諾。

山東小伙子李成祥2016年畢業后來到滿洲裡市,為祖國的北大門“站崗”。入職8年以來,他和同事們幾乎沒有節假日,從烈日炎炎的盛夏,到寒風刺骨的深冬,守護著“北大門”的平安暢通。“剛來到滿洲裡時很不適應,冬天室外氣溫低到零下四十度,室內非常干燥。”一到換季時,李成祥總是流鼻血。

李成祥正在執勤。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李成祥正在執勤。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203哨位的設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那時滿洲裡邊檢站剛剛組建,出於宣誓國家主權和強化口岸管控的目的,在中俄41號界碑旁設立了這一崗哨,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

在一代代國門衛士的守護下,滿洲裡口岸蓬勃發展。隨著新建的第五代國門知名度逐漸提高,203哨位憑借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查驗業績,在社會各界擁有了一個雄武的代名——國門第一崗。

10年多來,中國攜手各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搭建了世界上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數據顯示,自2013年中歐班列首次經由滿洲裡鐵路口岸開行以來,該口岸中歐班列通行量達到10000列用時超過7年,而從10000列到25000列僅用3年,2023年滿洲裡鐵路口岸年通行量首次突破5000列大關,班列通行量、貨物運送量連續10年實現增長。

這幾日,滿洲裡國門景區即將迎來一年中游客最多的時候,游客們在國門“打卡”,感嘆著中歐班列的呼嘯生風。然而李成祥卻顧不上欣賞,列車間的隱蔽縫隙才是他目光的聚焦處。確認一切正常后,他返回哨位,再度將注意力轉移至遼闊的中俄邊境線。

國門景區內,203哨位前的“我為祖國守國門”。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國門景區內,203哨位前的“我為祖國守國門”。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如今的203哨位,已升級改造為二層小樓的建筑格局,熱水、電力保障一應俱全。執勤室內,清晰的監控畫面和智能的感知設備成為“智慧口岸”的管邊利器。

“堅守是永恆的基石,我在‘國門第一崗’,守護祖國北疆山河無恙!”李成祥說。(白建平、孝金波、李楠楠、富麗娟、劉藝琳、寇雅楠、苗陽)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