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錫林郭勒:兜牢民生底線 致富一個不落

2024年06月25日10:0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我是一名低保戶,政府給我連續代繳了9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現在又趕上新政策,嘎查通過集體經濟收益給我們參保人員每人再補助200元,地方另外還給到齡人員多發放養老補貼413元,退休時我的養老金能達到600多元。”日前,西烏珠穆沁旗浩勒圖高勒鎮巴彥寶拉格嘎查的牧民娜仁高娃高興地表示,得益於錫林郭勒盟多支點可持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退休后,自己的生活將更有保障。

娜仁高娃所說的集體補助,是錫林郭勒盟在自治區率先實施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試點工作,也是該盟集體經濟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縮影。

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是城鄉建設的重要支撐,也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性工作。近年來,錫林郭勒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著力構建多支點可持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穩步提升保障水平,切實兜牢兜准民生底線,努力讓城鄉居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具質感。

自2007年西烏珠穆沁旗在全盟乃至全區先行開展牧區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以來,經過17年建設發展,錫林郭勒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轉變,已建成多支點可持續發展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

在2023年,錫林郭勒盟在全區率先啟動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試點工作,採取“托底補助+激勵補助”方式,建立健全以“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為籌資渠道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通過探索創新、典型引路、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模式,逐步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體補助工作范圍,努力夯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籌資“第三支點”。

截至目前,錫林郭勒盟有錫林浩特市、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蘇尼特左旗通過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1096名牧民補助資金14.8萬元。

在此基礎上,2024年,錫林郭勒盟積極推進當地政府對參保人進行繳費補貼,通過提高繳費檔次來提升參保人員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進一步夯實多支點可持續發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體系。

與此同時,錫林郭勒盟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依托信息系統准確核實應參未參人員信息,針對性開展精准擴面,出台《邊境地區2023-2025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擴面計劃》,明確邊境地區三年參保擴面目標任務,積極開展全民參保示范蘇木、嘎查創建工作。

在創新開展邊境地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民參保溫暖行動”中,錫林郭勒盟精准識別邊境地區15個蘇木、45個嘎查村未參保對象2498人,通過地方財政、集體經濟組織、農牧業合作社和社會公益組織等給予居民參保繳費提供疊加資助,提高城鄉居民未參保人員繳費積極性,進一步推動城鄉居民應保盡保。

截至目前,錫林郭勒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近40萬人,與2011年同期相比,增幅達近150%。同時,該盟各地區積極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和符合條件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2023年,累計為他們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268.94萬元,代繳率100%,進一步強化了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幫助農牧區困難人員在共同致富路上不掉隊。

截止到2023年底,錫林郭勒盟城鄉居民領取養老金待遇10萬6700人,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達269元,部分地區加大基礎養老金補貼力度,財政補貼最高的旗縣達每人每月413元,人均月養老金最高達648.78元。

2024年,在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盟級統收的基礎上,錫林郭勒盟開展了基金盟級統支,並落實國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准再提高20元,全盟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可達到289元,切實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讓各族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實現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記者 巴依斯古楞 通訊員 田雪梅)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