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以“庭院+”打造鄉村經濟新亮點

2024年05月16日09:1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初夏的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鎮杜家村,處處涌動著生機與活力,一排排溫室大棚引人注目,已然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杜家村因地制宜,依托庭院發展吊瓜、貝貝南瓜和本地土雞等特色種養殖,單個溫室大棚種植吊瓜年收入可達9萬多元,貝貝南瓜每畝可增收4萬元左右,養殖棚的1000余隻土雞日產鮮蛋750至800顆,成為“岱海鎮庭院經濟跑步雞蛋”鄉村品牌。村民通過售賣“跑步雞蛋”和吸引網友付費認領“跑步雞”,年實現增收15萬元左右。庭院種養殖既美化了環境,也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岱海鎮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鼓勵村民利用空閑房屋、場院、空地或房前屋后種植果蔬、藥材、經濟樹種和養殖雞、鵝、鴨等小畜禽,增收效果明顯。依托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產品品質培育形成的“庭院+”休閑、觀光、採摘特色農旅游觀光帶,為岱海鎮區域旅游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元山子行政村被涼城縣確定為17個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

  涼城縣以岱海鎮為示范,多渠道推進“庭院+”經濟發展壯大。2023年,全縣為2227戶一般戶兌現補貼資金132.4萬元,為170戶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兌現補貼資金12.08萬元,全縣庭院經濟發展遍地開花,成果豐碩,庭院方寸地成為村民增收致富“聚寶盆”。

  “庭院+”產業的大面積布局,推動涼城縣8個鄉鎮形成種養殖規模。對此,涼城縣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台聯接縣內外商超的優勢,為鄉村農畜產品外銷打通了渠道。

  藍圖已描繪,奮進正當時。涼城縣承接過往經驗和成效,科學謀劃“庭院+”經濟發展新未來,通過典型示范村帶動,在庭院“小天地”譜寫發展“大文章”,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注入發展動能。(王林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