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巴彥淖爾

“方寸閑地”開出產業“致富花”

2024年05月07日14:5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走進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補隆淖鎮團結村俞振榮家,門上的“庭院整潔示范戶”榮譽牌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我家自2021年11月被識別為監測戶以來,村裡為我們申請了庭院經濟發展資金,購買了10隻羊,還開墾了一片小菜地。每到夏天瓜果飄香,小院也特別漂亮,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今年僅靠庭院經濟差不多就能收入4000多元。”俞振榮笑著說。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將發展庭院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將“一分”土地的小小庭院變成新的產業點,利用“小切口”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為群眾算出一筆實惠的“經濟賬”,讓農村“方寸閑地”增收又增綠。

在磴口縣補隆淖鎮集鎮十字路口的一間“暖心縫紉鋪”裡,張志雲正熟練地踩著縫紉機。曾經他的裁縫鋪破敗不堪,僅憑一台老式腳踩縫紉機,維系生活。2023年,補隆淖鎮將張志雲確定為庭院經濟發展對象,在政策的扶持下,簡陋的小屋變成了嶄新的彩鋼房,屋內又多了一台縫紉機。張志雲通過不斷努力,用“針尖”走出了一條致富路。他激動地說:“十分感謝政府的支持,村裡還為我申請了縣就業局保潔崗,每月享有1850元的工資性收入,感謝黨的好政策,我的干勁兒更足了,我們的生活更有奔頭了。”

位於河套平原的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八一鄉聯豐村,是臨河區的庭院經濟發展示范點,該村依托政策扶持、黨建引領、示范帶動、技術配套“四位一體”的工作方針,聚焦庭院經濟“六小”產業發展與當地“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培育有機融合,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目前已形成小規模、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庭院經濟規模發展格局,全村461戶農戶參與到庭院經濟發展中,房前屋后種植蔬菜1610畝、果樹82畝,年出欄豬羊家禽等超萬頭隻,全村戶均年收入達12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682元。

“我家溫室每年種植兩茬黃瓜,產量在10萬斤左右,收益達12萬元至15萬元,養殖收益在萬元左右,加上農田流轉,年收入約18萬元。”聯豐村七組鐘硯利家的主要收入就來源於庭院經濟中的種養殖,庭院經濟收入佔到全年總收入的八成以上。

如今,巴彥淖爾市正在努力打造“香韻濃、百姓富”的美麗鄉村,小小庭院變成了一處處風景,也成為了家家戶戶的致富園,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郭成)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