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事,是一頓黃柿子火鍋解決不了的!”

管他什麼不開心
都隨著黃柿子火鍋的噴噴香氣
煙消雲散吧!
什麼?
黃柿子火鍋是巴彥淖爾的?
對滴!
沒想到吧
你吃過的
呼市包頭北京重慶……
美味黃柿子火鍋店
以及買過的
西貝、海底撈、草原紅太陽……
黃柿子火鍋料
十有八九
是五原的黃柿子加工的
煮沸的湯底滾滾翻騰
顏色金黃欲滴
格外濃郁滋潤的視覺
成功勾起了不少網友的好奇:
這是什麼味的?好吃嗎?
五原網友們為他們打了包票:
好吃!
五原特有的
我們從小吃到大的!
總之
一個字:香!
兩個字:真香!
三個字:超級香!
四個字:香死個人!
那麼問題來了
如此滋潤的五原黃柿子火鍋
是怎麼煉成的呢?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這就要從黃柿子說起
上世紀30年代西紅柿傳入五原
長著長著
不知怎麼地就突然長出了黃色的果果
農民一看
萬紅叢中一點黃
挺稀奇
再嘗一嘗
咦,還挺甜
因著口感不錯
它在五原迅速站穩了腳根
獲得了一眾吃貨簇擁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在巴彥淖爾
黃柿子完全可以成為一個話題
如果你和聊天對象出現冷場
隻要你來一句
“哎,最近吃黃柿子沒?可好吃了!”
馬上就會成功打開話匣子
幾方人滔滔不絕
對黃柿子的前世今生
進行一番評頭品足
氣氛很熱烈
——共同談過黃柿子
就都是朋友了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近十幾年巴彥淖爾農產品享譽全網
餐飲業飛速發展
五原人也抓住機會
打開思路
把黃柿子升級出了火鍋的形式
黃柿子火鍋由此登堂入室
成為本土特色餐飲的“扛把子”之一
黃柿子火鍋
食如其名
給人印象最深刻的
就是金黃如橙汁的清爽火鍋鍋底
這湯汁之漂亮
就連煮開后的氣泡聲都顯得深沉
那香氣飄到鼻尖
都能令人忍不住口舌生津
讓你忍不住想要趕快
把肉什麼的扔進去滾上一遭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劃重點:
這時候一定不要著急放涮品
否則你就遺憾地錯過了
黃柿子火鍋的最高境界
先喝湯,后涮肉
才是黃柿子火鍋的真諦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不似四川、重慶等地的火鍋
辣得單刀直入
塞上江南的日光
使黃柿子聚集著足夠的VC和糖分
融在湯裡
成就了更為復合的鮮香
盛上一小碗黃柿子火鍋湯
一飲而下
口感醇、厚、鮮
既開胃又清爽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外地的朋友在第一次見到黃柿子火鍋時
通常會懷疑人生:
這個顏色的湯真的可以涮嗎?
喝完湯后往往就放下心了
——黃柿子湯
並不酸、也不甜、更不淡
這底料不是千人一面的流水線產物
而是巴彥淖爾人
根據黃柿子的特別味道
調配出的獨特秘方
黃柿子富含的營養精華
和良好口感結合著配料
各種滋味在一起持續沸騰、融合
共同構成這綿長的醇香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下面,開涮!
黃柿子火鍋湯
涮什麼都香!
不管是什麼食材
隻要在黃柿子火鍋湯底裡
就會被慢慢融入黃柿子精髓
使食材本味更加鮮爽
這滋味
先是酸甜,后是香辣
每一囗下去
都挂滿了濃濃的柿子湯汁
鮮、香、酸、甜
所有的味道都在舌尖跳躍
讓人垂涎欲滴,回味無窮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雖說是到了內蒙古就吃牛羊肉
但在黃柿子火鍋餐桌上
大展身手的不隻有牛羊肉
還有各種家常素食
不少看似朴素的素菜
都能呈現出百種質地
升華出不一樣的靈魂滋味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尤其是綠菜
都說火鍋涮綠菜是個世界難題:
辣湯裡滾一滾,菜就成了油
清湯裡下下去,又有菜腥氣
菌湯裡涮一涮,一股蘑菇味
但在黃柿子火鍋裡
顯然這個難題已經被攻克了:
綠菜下到黃柿子湯裡
保留了原有的綠色
又飽蘸了黃柿子湯的鮮香味道
堪稱“火鍋好味道,涮菜高顏值”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黃柿子火鍋
湯汁色澤鮮亮
讓人觀之眼羨
湯底醇香細膩
入口鮮香四溢
與任何食材碰撞
都能吃出其自身的鮮美
它與如今講究注重食材原汁本味
“美味天成、質朴大氣”的飲食之道
一脈相承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這份生於五原的黃柿子火鍋
正因其滋味如這片河套熱土
飽含的情況一樣熱烈
迅速崛起、“火”遍全國
據了解
目前全國共有
黃柿子火鍋店90家
生意十分興隆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通訊員 焦波/攝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通訊員 焦波/攝
黃柿子火鍋店的火爆
相應地帶動了黃柿子產業的發展
五原縣現有
黃柿子火鍋底料生產、貿易類企業6家
2023年產量460噸
每噸消耗原果1.25噸
共用黃柿子575噸
產值1475萬元
通訊員 劉九維/攝
五原縣生產的黃柿子
10%左右
用於火鍋底料加工
與西貝、海底撈、草原紅太陽等企業
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為企業提供原料
五原黃柿子汁、黃柿子火鍋底料
銷售覆蓋
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通訊員 劉九維/攝
怎麼樣
好吃的黃柿子火鍋
是不是已經讓你食指大動?
走
下班就去涮一頓
實習記者 王少偉/攝
文字:記者 高杰
部分圖片源自五原縣融媒體中心
動圖制作:喬鴻
海報制作、制圖、編輯:楊嵐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