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綜合治沙科學治沙依法治沙成效凸顯

赤峰實現“綠進沙退”

2024年04月18日09:0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行走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格日僧蘇木治沙項目區,烏白公路像緞帶一樣穿過科爾沁沙地,波浪起伏的沙丘鑲嵌著一個個沙障網格,鎖住黃沙。

  “翁牛特旗是赤峰市境內沙地分布最廣、面積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難的地區。我們總結出‘以路治沙’的模式,將沙地細化分割成‘治理網格’,解決治沙材料運輸的同時,方便牧民出行。”翁牛特旗林草局局長劉環宇說,截至目前,翁牛特旗共開通13條穿沙公路,沿公路完成沙地治理面積330.9萬畝。

  為讓更多的人參與治沙,2023年,翁牛特旗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實施“以工代賑”治沙模式,6.2萬畝沙地由格日僧、烏丹等9個蘇木鄉鎮19個嘎查村集體組織實施。農牧民群眾以沙地、資金、投工、機械等入股方式自願就近參與治沙。截至目前,翁牛特旗共發放勞動報酬550萬元,帶動500余名群眾人均月增收9000多元。

  “我貸款4萬元買了一台四輪農用拖拉機,如今不僅還清了貸款,還盈余2萬元。”格日僧蘇木布日敦嘎查牧民存格希格說。

  翁牛特旗的做法只是赤峰市防沙治沙工作的一個縮影。赤峰市是全區唯一一個科爾沁沙地和渾善達克沙地均大面積分布的地區。一直以來,赤峰市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內蒙古高原生態保護和修復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積極推進“三北”工程,持續加大兩大沙地治理力度,做到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相協同,綜合治沙、科學治沙、依法治沙相結合。2023年8月,赤峰市啟動“兩大沙地殲滅戰”,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貢獻力量。

  赤峰市總結推廣“合同制造林”“先造后補”等工程管理模式,有力推動防沙治沙工作。自2010年開始,克什克騰旗實施“先造后補”模式,項目區農牧戶自願申請建設任務,合格的造林地當年結算工程項目款的70%,3年后通過國家驗收再發放剩余30%的項目款。

  “農牧民認真開展防沙治沙前期項目建設,積極主動保障后期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截至目前,克什克騰旗以‘先造后補’模式完成造林83.5萬畝。”克什克騰旗林草局局長李彥軍說。

  此外,赤峰市堅持使用良種壯苗,並將營造混交林和抗旱造林技術應用作為兩項剛性約束指標並進行推廣,提升營造林質量﹔針對不同區域,科學確定綠化方式,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堅持嚴格保護,進一步強化林草資源保護責任。

  如今,赤峰市實現“綠進沙退”。2023年,赤峰市完成防沙治沙157.34萬畝,營造林65.77萬畝,草原建設任務188.7萬畝。

  在今年的赤峰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打好兩大沙地殲滅戰”被列入2024年工作重點,“堅持分區分類施策,健全防沙治沙工作機制,全年完成防沙治沙130萬畝、營造林80萬畝以上,改造修復退化林分60萬畝、退化草原50萬畝以上”和“推動防沙治沙與新能源開發融合發展”的提出讓防沙治沙工作更加明晰。(記者 李雪瑤)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