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內蒙古創新“救助+誠信”服務模式

2024年04月18日09:0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今年3月以來,自治區民政廳以推進誠信建設工程為契機,堅持以困難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精准救助為目標,創新“救助+誠信”服務模式,把講誠信、守信用融入到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中,促進各項救助政策精准高效落地,全面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線。

  自治區民政廳聯合自治區黨委農村牧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廳、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印發《推進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擴圍增效19項具體措施》,明確加強社會救助信用體系建設,引導鼓勵社會救助對象誠信申報。將社會救助失信對象的信息納入內蒙古自治區社會信用信息平台,記入個人信用檔案實施聯合懲戒,提升社會救助工作質效。

  按照“誠信申請、精准識別、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自治區民政廳把個人誠信作為判斷社會救助准入依據,將事前審查監管程序后置,申請人提出社會救助申請時需簽署《申請社會救助個人誠信承諾書》,承諾本人或家庭成員所提供的申請資料真實完整,根據申請人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審核初判確認,即可採取“先行救助”,提高救助保障的時效性和精准度。

  自治區民政廳堅持新申請社會救助家庭“逢救必核”,運用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管理系統,推動部門間數據共享,對新申請社會救助家庭、已享受社會救助家庭人員進行車輛、住房、工商、人社、公積金、稅務等信息比對,精准核實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實准確。如出現故意隱瞞其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的,個人誠信將納入內蒙古信息核對系統黑名單管理,6個月內不接受其救助申請核對。

  自治區民政廳完善低保、特困供養人員長期公示制度,及時准確公開有關事項,確保群眾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能監督、好參與。利用民政綜合業務平台,對低收入人口中救助事項增多、剛性支出增加的人群信息進行預警,引導嘎查村(社區)協理員及時介入,推動救助工作由“被動申請”向“主動發現”轉變,讓社會救助更陽光,讓困難群眾更暖心。(記者 趙曦)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