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通途飛架天塹上

——黃河文化系列報道之四

2024年04月15日08:4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4月,黃河春醒,大雁回飛。遠眺黃河上一座座雄偉的大橋,仿佛一條條巨龍,橫臥於波光閃閃的水面,氣勢雄偉,令人驚嘆。

  滔滔黃河,悠悠大橋。黃河在內蒙古段全長830公裡,流經烏海、阿拉善、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6個盟市。數千年來,從浮橋、梁橋、再到斜拉橋,從地區間相隔往來不便,到快速通達緊密連接,一座座黃河上的“飛架”,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車流、人流、物流,讓黃河兩岸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見証了內蒙古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變遷。

  歷史深處 大河古渡

  翻開《內蒙古自治區志·公路、水運交通志》,坐落於黃河流經的巴彥淖爾、包頭、鄂爾多斯和呼和浩特等地的古渡口踏著歷史的塵煙,一幕一幕地呈現於眼前:君子渡(位於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榆林古渡(位於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金津渡口(位於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高闕渡(位於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沃野鎮渡(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

  好多渡口,都有著動人的故事,君子渡亦不例外。據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記載,漢桓帝時,一位洛陽大商人攜帶許多金銀貨物來此渡河。渡河過程中,商人突發疾病去世,津長便把此人好好安葬。后來商人的兒子千裡尋父,打開墓穴后見父親尸骸與金銀貨物原封未動,便以全部金銀贈送津長,但津長並未接受。桓帝聽到后稱贊津長是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此后,人們就把這個渡口叫做“君子津”。

  明末至清,一代代“走西口”的晉陝貧苦農民給托克托縣河口帶來了繁榮和發展。“君子津”也逐漸由單一的渡口發展為河口古鎮,成為經濟貿易、商品往來的集散中心。后因黃河改道,河口鎮碼頭被淹,渡口移至包頭南海子,為包頭水運碼頭的繁盛奠定了基礎。1923年,京張鐵路從歸綏通車到包頭,包頭成為內蒙古和西北地區水路、陸路、鐵路交通運輸的樞紐,水運、陸路和鐵路相輔相成,繁華盛極一時,老包頭素有“水旱碼頭”之稱。沿黃河下行的貨物有從磴口至包頭的吉蘭泰鹽,從五原運到包頭的糧食、天然鹼,從河口鎮到包頭的雜糧、鹽、鹼等,從甘肅至包頭的皮毛,上行的貨物主要有鐵器、粗瓷、木料、布匹、糖、茶、海味、洋油等生產生活用品。

  抗日戰爭爆發后,青海東運物資銳減,蘭州以東的水路運輸開始蕭條,河套地區的航運開始發展。據《內蒙古自治區志·公路、水運交通志》記載:綏遠省政府遷至陝壩,傅作義將軍注重“以航運促水利,以水利促糧豐”,在河套地區大興水利——河套主要河渠設立渡口、碼頭。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九十九道彎裡九十九隻船”,《黃河船夫曲》裡,艄公正擺渡著歸鄉的游子。匆忙的羈旅,流急浪大,船上沒有機器,靠的是人力和風帆,極度辛苦,也非常危險,而且運載量有限,遇上風大浪急,任憑再急的事兒,也不能開船。

  后來,黃河上有了輪渡,過河的人多了,也快了,很多進城買賣的農民,扁擔裡挑著糧食、蔬菜,大家擠坐在一起,船笛一響,雞鴨、毛驢等都跟著叫。后來又有了浮橋,不過,到冬季黃河結冰時浮橋都得拆除。

  “從我太爺那一代算起,我已是‘船四代’了,從小就聽著黃河浪濤的聲音入夢,唱著船夫曲長大。”55歲的曹玉春說,清朝末年他的祖上劃著羊皮筏沿黃河“走西口”來到清水河縣老牛灣村,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船工,拉著纖繩、拖著木筏,將羊毛皮張等運送到寧夏,回程運的是甘草和水煙,雖然辛苦,危險性也大,但掙錢也多。現在,曹玉春依然“靠水吃水”,他與人合伙購買了1艘快艇,在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景區從事旅游服務工作,收入還不錯。

  大橋初挂 天塹通達

  具有劃時代意義黃河公路橋的橫空飛架,要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說起。據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資深人士介紹,1970年3月,“七○黃河大橋”正式列為1970年十大戰備工程的第一項,代號為“701工程”。3月22日,接到開始建橋的通知后,大橋測繪隊和施工隊3天內全部進入現場,邊勘測、邊設計、邊進行施工准備。工程於當年5月10日正式開工,11月30日竣工,建設工期僅為6個月。這是內蒙古第一座跨黃河公路橋,標志著內蒙古地段的黃河水道開始架設永久式公路橋梁。大橋主孔6孔,橋梁全長342米,總投資459.8萬元。后由於多年失修,大橋結構老化、損傷嚴重,於1998年6月爆破拆除。

  包頭黃河公路大橋是改革開放后內蒙古建設的第一座黃河公路大橋。該橋位於210國道,全長810米,寬12米,時為我國跨徑最大的使用多點頂推法施工的連續橋梁,於1983年10月建成通車。包頭黃河公路大橋把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個城市連接起來,匯入了全國公路網之中。

  在110國道烏海黃河大橋建成通車前,當地群眾依靠擺渡過河。劉純彥當了一輩子修路工,在他的記憶中,烏海市的第一座浮橋是在1985年9月架設而成的,當時叫烏海黃河戰備浮箱橋,是內蒙古黃河航運管理處建的,全長120米,每個浮箱都是由鋼板制成,然后連接組裝,作為一種臨時性搭建橋梁,在當時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烏海公路交通志》中明確記錄:“烏海黃河戰備浮箱橋的架設,對烏達、海勃灣兩區之間的交通往來和烏海市的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110國道烏海黃河公路大橋於1988年9月建成通車。該大橋是國家“七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主橋長530米,上部結構為八孔一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實現了烏達與海勃灣的真正相連,兩地無障礙互通。隨著烏海公路運輸的發展,日益增多的往來車輛對已經使用了29年的烏海黃河公路大橋造成了損壞。2017年1月7日,烏海黃河公路大橋引路拆除,主橋作為見証烏海歷史發展的景觀橋留存。

  新橋飛架 再續風華

  隨著時代發展,內蒙古黃河大橋建設已從原來的單純滿足運輸通行需求,向橋梁設計兼顧景觀、通暢功能轉變,橋梁更安全、耐久、適用、環保、經濟和美觀。

  ——2004年6月,京藏高速公路磴口至巴拉貢段磴口黃河大橋建成,該大橋總長1579米,是當時內蒙古已建橋梁之首。大橋南邊“黃河兒女”的大型雕塑栩栩如生,給原本就十分壯觀的大橋增添了新的光彩。

  ——2010年,烏拉特前旗億利黃河大橋建成,該大橋是連接109國道和110國道的重要橋梁,93根大型風光互補式節能燈猶如庄嚴的衛士屹立在大橋兩側。

  ——2011年7月,包頭至樹林召高速公路黃河大橋通車,該大橋長約5500米,有力緩解了黃河大橋二橋的通行壓力。

  ——2012年8月29日,臨河黃河公路大橋通車,該大橋長約4200米,屬特大型公路橋梁。

  ——烏海湖大橋橫跨烏海湖水面,全長6151米,是黃河上中游流域最寬的橋梁,2016年11月29日通車。有了烏海湖大橋,形成了烏海市環山湖區域“山河相映、湖漠相連、橋貫長虹”的城市景觀格局,烏海人也真正實現了“一刻鐘生活圈”“半小時經濟圈”“一小時城市圈”的城市生活。

  ——110國道烏海黃河特大橋是烏海市“兩岸三區”的核心紐帶,大橋全長2650米,主橋為三跨雙塔中央雙索面混凝土部分斜拉橋,是國內同類結構中跨徑最大的黃河橋,於2018年8月15日建成。

  ——2022年9月28日,昭君黃河特大橋全橋橋面鋪裝澆筑完成。該大橋的建成,標志著國內聯長最長的波形鋼腹板梁式橋全面建成。昭君黃河特大橋如一條聖潔的哈達,橫亙於黃河之上,氣勢宏偉,蔚為壯觀。

  昭君黃河特大橋建成后,不僅連通了包頭和鄂爾多斯黃河兩岸,也極大地緩解包茂高速公路等相關道路的交通壓力,有效縮短了包頭西北及南部地區車輛出行需繞行京藏高速、包東高速、210國道等的距離,對助推呼包鄂榆城市群協同發展,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以前,從包頭到達拉特旗或東勝,得繞行210道或包東高速,大橋建成后,從包頭黃河景觀道橋梁口出發到對岸的達拉特旗,直線距離開車僅需3分鐘,可以節省成本、節約時間。”常年跑運輸的貨車司機趙永來高興地說。

  目前,內蒙古黃河段共有公路橋近40座,昔日的天塹早已變通途。

  站在黃河岸邊,河水或一路浩蕩或頓然舒緩。一個地方,有了水就有了靈氣,而水上有了橋才會更加通達。黃河上的每一座橋都有屬於它的風格和使命,每座橋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穿越時空,演繹著時代的風流和繁華。(記者 高慧 通訊員 冀雲潔)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