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清明節臨近,麥新紀念館參觀者絡繹不絕,人們深切緬懷《大刀進行曲》作者麥新

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2024年03月31日07:02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隨著清明節臨近,位於通遼市開魯縣白塔公園內的麥新紀念館,參觀者絡繹不絕。黨員干部、中小學生、武警官兵、普通群眾,懷著崇敬之心,走進這座形似“大刀”的建筑,緬懷《大刀進行曲》作者、人民音樂家麥新。

麥新,原名孫默心,1914年12月5日出生於上海,1935年參加革命,1937年7月創作著名的《大刀進行曲》,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麥新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從事救亡音樂運動,是左翼音樂隊伍中的優秀戰士。1940年至1945年,麥新被分配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工作,成為群眾音樂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為革命,麥新轉戰南北。1946年3月他來到開魯,先后擔任縣委秘書、機關黨支部書記、城關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組織部部長,帶領群眾搞清算斗爭、組織春耕生產,培養發展農村黨員。

他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他的質朴、真誠、務實,打動了貧苦百姓的心,拉近了人民軍隊、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關系,被百姓親切地稱為“咱們的老麥”。麥新在群眾工作中積蓄的情感,在戰斗一線激發的靈感,都成為他音樂創作的動力和源泉。“窮人窮,為什麼窮?打下糧食歸地東……”以《農會會歌》為代表的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應運而生,並被廣為傳唱,為革命運動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

1947年6月6日,麥新參加完縣委會議,返回五區途中遭土匪襲擊,壯烈犧牲,時年33歲。為了紀念麥新,開魯縣將他生前工作過的五區命名為“麥新區”(今麥新鎮)、萬發永村改名為“麥新村”。

麥新是英勇的革命戰士、人民音樂家、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先驅者,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位入選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永遠的豐碑”欄目中的革命烈士,在全國頗具影響力。

麥新的鮮血浸染了開魯這片熱土,他的名字、歌聲和精神也永遠留給了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民。多年來,開魯縣相繼建成麥新紀念館、麥新殉難地碑園、麥新烈士陵園展陳館和紅色民宿為一體的麥新系列紀念設施,並通過文學、文藝作品等多種形式,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麥新紀念館建於1978年,2007年重建,2015年、2022年兩次重新布展。麥新紀念館的基本陳列是麥新烈士生平事跡展,展出面積105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唯一全面展示麥新烈士生平事跡的專題陳列展覽。陳列內容設計刪繁就簡,突出麥新一生最具代表性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讓觀眾印象深刻、銘記不忘。

麥新紀念館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景區,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命名為全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被自治區紀檢委公布為自治區級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年均接待10萬人次。

近年來,開魯縣結合本地紅色資源規劃設計了紅色研學路線,東起麥新紀念館,西至麥新烈士陵園的紅色研學路線被自治區文旅廳推介為全區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打響了紅色研學游品牌。(記者 郭洪申 通訊員 胡建華 邱琦)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