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一渡連三省 內外聞鄉音

2024年03月23日08:4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新媒體閱讀 請掃二維碼

  黃河一路奔流,行至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九曲環繞,一步一回頭,在龍口鎮,和蜿蜒於崇山峻嶺間的明長城最后一次握手,便結束了在內蒙古的800多公裡行程,向山西而去。

  有“雞鳴三省”之稱的龍口鎮,與山西河曲、陝西府谷相鄰,位於這裡的大口古渡,自古便是水旱西口之路的“兩棲”驛站。長城腳下、黃河岸邊,到口外謀生的走西口人、尋找商機的商賈、游方行走的僧侶等,在這裡相遇、交流、融合,留下了多元精彩的文化印痕,深刻在這片土地,對后世產生深遠的文化影響。

  水旱西口嘆前路悠悠

  初春的清晨,沿著黃河一路西行,來到龍口鎮大口村。這處村落南鄰黃河與山西河曲縣隔河相望,西靠長城與陝西府谷縣為鄰。

  駐足四望,不遠處,漂著白色冰凌的黃河水滾滾西流,蔚為大觀﹔另一邊,明長城的墩台和牆垣隱約可見,動人心魄。

  這一黃河與長城“握手”之地,古時被稱為“大佔”,一度聲名赫赫。它是明代延綏鎮長城的起始處,據《延綏鎮志》記載,明成化九年(1473年),延綏巡撫余子俊用了2年時間,率軍修補和增筑了這段長城。

  龍口鎮竹裡台分布有明長城1公裡,邊牆附近建有烽火台和敵台。明長城沿著東高西低的地勢,從龍口峽谷南岸山梁綿延至河間谷地的吳峪溝,沿著寬敞的溝底,可以徑直插入河曲南端,進而深入晉地腹部,戰略位置頗為重要,因此,明軍在吳峪溝的東西兩側邊牆端分別設置了用來防御的牛角口和吳峪口。

  正是因為有從河曲水西門口隔河與府谷梁龍頭村相接的明長城的存在,於是在河西岸的准格爾旗有叫“大口”“輝口”的村庄。在大多數歷史時期,兩岸經常跨河而治,這些以“口”命名的村庄,顯然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

  這裡也是區分“口裡”和“口外”的分界處之一。所謂“口”,是指明代在長城沿線開設的漢族與邊境民族的“互市”關口,人們把長城以南稱“口裡”,長城以北稱“口外”。明、清時期至民國初年,山西、陝北、河北及鄰近地區居民,因經商或謀生從“口裡”遷移到“口外”,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口遷徙事件之一,逐漸形成了一個特有的文化名詞“走西口”。

  走西口,在歷史上有“旱西口”與“水西口”的說法。“旱西口”,是以殺虎口為代表的長城眾多關口,而“水西口”,則是位於黃河岸邊的古渡口。在龍口鎮大口村,從陝西省府谷縣一路而來的“旱西口”和從山西省河曲縣過黃河而來的“水西口”並存交匯。

  距離大佔不遠處,是著名的大口古渡。對岸,則是河曲西口古渡。當年,一波又一波的走西口人,從山西河曲西口古渡上船,渡過黃河的激流險灘,從大口古渡下船,再翻越黃河背面的大山,走向茫茫的內蒙古大草原。

  岸邊,是遠近聞名的護寧寺。寺裡至今還存放著大口古渡發現的“市口碑記”,石刻碑文記錄的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為方便河曲和保德等地與蒙旗交易,在今准格爾旗大口村開設大口互市。當時,大口成為“婦子寧止,室家盈之”的富庶之地,也是當時的商賈集散之地。

  漫瀚調裡唱融合新曲

  走西口的先民們,越長城過黃河,走走停停,最終在不同的地方停下遷徙的腳步,扎下根來,繁衍生息,奏響了一曲多元文化交互、和諧發展的動人樂章。

  走西口的第一站——准格爾旗,便成了黃河文化與長城文化、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交匯交融的文化點。

  3月1日,農歷龍年正月二十一,是龍口鎮龍口社區榆樹灣社的九曲黃河燈游會。記者一行跟隨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循著喧天的鑼鼓聲走進這個村落。

  有著200多年歷史的三官廟門前,九曲黃河陣已經布好。地上插著365根杆子,頂端都有一個燈盒,五顏六色、流光溢彩。男女老少走進九曲黃河陣,轉過象征一年365天的燈盞,穿過象征九州的9個牌樓,來到老龍杆前,抱一抱老龍杆,祈願人丁安康、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據說,九曲黃河燈游會習俗,是走西口的人帶到准格爾的,並在這裡將這一傳統文化活動發揚光大。“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幾代人,每年這個時候,定居在外地的人趕回家鄉,十裡八鄉的鄉鄰匯聚於此。”燈游會組織者、榆樹灣社社長張繼明說。

  除了燈游會,廟會也是准格爾地區春節的必備“節目”。每年春節過后,准格爾旗各個鄉鎮、村社,紅火熱鬧的廟會“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直持續到二月二。人們把對一年美好的祈盼都寄托在這些自古而來的“紅火”裡。

  大遷徙形成了大融合。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發生碰撞,產生了融合文化的“火花”——漫瀚調。作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蒙古調兒漢歌詞”特點的漫瀚調,因為是由蒙漢民族共同創造的,因此具有唯一性。

  如今,漫瀚調也在廣泛汲取不同傳統藝術的營養,嘗試著多元化表達。前不久,伴隨著膾炙人口的漫瀚調,一場“混搭”了二胡、馬頭琴、嗩吶等民族樂器的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黃河長城在這裡握手》,在內蒙古藝術劇院傾情上演。音樂會以“黃河”“長城”為核心元素,融合合唱、對唱等多種表演形式,展示了北疆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無窮魅力。

  准格爾旗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燕介紹,正因為黃河文化與長城文化,使准格爾文化具有“東西南北”交融的特質。“黃河河谷是文化交流的通道,沿黃地區借由這條母親河實現高頻高效的文化交融。這在准格爾旗表現得非常突出,位於黃河上游的西北地區的民風民俗,位於黃河下游的華北地區的民風民俗,在准格爾旗都能找到痕跡。這就是黃河的‘串聯’作用。”韓燕說。

  說起長城文化,韓燕更是娓娓道來:“長城的主體部分與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重合,長城以南降水豐沛,足以支持農耕生活方式,長城以北降水不足,更適宜游牧生活方式,不同類型的族群天然地具有交換生產生活資料的需求。這就使長城關隘在和平時期成為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節點。”

  黃河的滋養,長城的護佑,走西口而來的人們,在准格爾這片土地上,與當地百姓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共建家園,融合創造的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這裡的人們深情的守望,永遠的鄉愁。

  西口風勁解三地鄉愁

  多元文化融合,讓曾經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親如一家。一家人吃一桌飯菜,這飲食中的文化,透過色香味飄散開來,別有一番味道。

  山西省河曲縣蒸四碗等特色飲食,跟著走西口的人們,走進內蒙古西部,逐漸演變為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的“六六八八”宴等特色飲食文化。

  山西、陝西人喜愛的酸粥、碗托等地方小吃,沿著黃河的流向,在內蒙古西部落地生根,經過融合改良,添加各地風味小料、配菜,口味得到升華,自成一派。

  為了將這一美食文化傳承下去,帶動當地村民增收,龍口鎮馬柵村黨支部書記黃建軍牽頭創辦了內蒙古四季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籌建了“准旗六六八八”龍口美食坊。當地有30多年制作席面經驗的“老廚師”,組成了美食制作團隊。

  “今年,我們要成立美食協會,制定‘六六八八’席面統一標准,打出准格爾旗特有的美食品牌,讓這一見証民族融合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黃建軍說。

  如今,“六六八八”席面已經成功入選鄂爾多斯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村集體公司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准格爾旗在深度挖掘、解析黃河文化基因,加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活化利用的過程中,將目光瞄准了傳統村落崔家寨。

  崔家寨建於1850年至1860年間,位於黃河岸邊、長城腳下,2014年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

  眼前的崔家寨依山而建,地形高低錯落有致。夜間,寨內的小路上投射的當地節日、習俗、文字等黃土風情壁畫,呈現出濃郁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寨內建有油坊、豆腐坊、酒坊、醋坊、婚慶院、學堂、磨坊、郎中房、民俗體驗房等不同類型的農耕生活文化展覽和演繹展示房30余間,房間內用蠟像還原了村民織布、釀酒、磨面、做豆腐、榨油等傳統手工藝的制作場景。

  准格爾旗文旅局黨組書記張天一說:“近年來,崔家寨景區通過開展剪紙、面塑、非遺美食、農產品展示等方式,將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業態,讓游客親身體驗准格爾民間‘花饃饃’‘糜米酸粥’‘六六八八宴’等傳統文化的韻味,有力促進了准格爾傳統文化傳播。”

  准格爾旗結合黃河文化和漫瀚文化,定期舉辦騾馱轎婚禮實景演藝、晉陝蒙漫瀚調藝術節、那達慕大會等民俗文化活動,以沉浸式微演繹的方式,全景展現特色地域文化,讓游客親身體驗這裡的文化魅力,感受黃河兒女的浪漫情懷。

  “正是黃河文化、長城文化的雙重影響,使准格爾旗雖然位於北方民族地區,但是在文化上非常活躍,能夠吸納不同文化的養分,不守舊不排外的文化品格,常常會‘開風氣之先’。”韓燕說。

  文化如水,上善利人。滔滔黃河,留給巍巍長城一個深深的擁抱,將一方水土納入懷中。准格爾旗,正帶著更加雍容自信的文化氣度,敞開胸懷,闊步邁向新征程。(記者 許曉嵐 霍曉慶 王曉博)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