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從“一燒了之”到“點草成金”

興安盟610萬噸“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2024年03月12日08:2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農業的產物一半在籽實,一半在秸稈。同是資源的一種,籽實被人們視若珍寶,秸稈卻被隨意丟棄。作為農業大盟,如何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撿回這“另一半農業”,是興安盟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必答題。

  從“一燒了之”的農田“廢棄物”,化身成為牛羊愛吃的營養餐、土壤增產的生物質肥、清潔安全的燃料……近年來,興安盟積極探索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的新途徑,立足耕作特點和產業實際,以飼料化、肥料化利用為重點,兼顧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年秸稈回收利用量達610萬噸,使秸稈這個“被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從“生態包袱”變成了“綠色財富”。

  在興安盟科右前旗阿力得爾現代草產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的動物中央廚房內,機聲隆隆,經過多名工人輪流操作,秸稈在大型機械的高速運轉下,被碾壓成飼料顆粒。

  眼下,以秸稈綜合利用為引領的綠色循環發展新模式,正在悄然興起,飼料化利用正是其中最重要的轉化形式。

  “秸稈飼料化在提升秸稈營養價值的同時,還能降低養殖成本。”園區負責人鄭亞鵬告訴記者,秸稈飼料化不僅有效處理了廢棄秸稈,還幫農民解決了牛羊吃飽肚子的問題。

  自2022年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獲批創建以來,興安盟以“現代”為目標,以試驗示范為核心,集聚資源探索綠色循環發展新模式,促進秸稈飼料化利用。僅2022年,興安盟就投入資金1495萬元,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全盟秸稈飼料化利用量達450萬噸,飼料化利用率佔秸稈總量的73%。

  秸稈不僅變身牛羊“營養餐”,因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還可作為農業生產重要的有機肥源。2022年,興安盟投入資金673萬元,支持建設堆漚肥試點67個,共堆漚秸稈有機肥17.38萬立方米,秸稈肥料化利用量達到115萬噸,肥料化利用率佔秸稈總量的18.8%。

  走進位於興安盟突泉縣永安鎮四家子村的內蒙古億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一堆堆金黃的秸稈像一座座小山,堆得幾乎快要沖破棚頂。這幾天,工人們正在為生產儲備原料。

  興安盟突泉縣依托內蒙古億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健全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由企業組建專業的收儲、運輸隊伍回收農戶秸稈,利用秸稈、畜禽糞污生產復合微生物肥料,年生產有機肥20萬噸,轉化秸稈14萬噸、羊糞6萬噸。

  “最近我們與中廣核興安盟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5000噸的有機肥半成品復合原料採購合同,目前已經生產1500噸,按照目前訂單看,我們年可利用廢棄秸稈20萬噸以上。”內蒙古億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包文成介紹,秸稈回收到廠區后進行粉碎,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大牲畜糞便,加入微生物菌劑,使之加熱發酵,待到發酵成熟后,生產加工成有機肥料。

  如今,秸稈變肥料助力了嶺上興安綠色農業的發展,“秸稈渾身都是寶,綜合利用效益好”在興安盟已成共識。

  初春時節,興安盟扎賚特旗永林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秸稈拆包破碎后被輸送進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生物質鍋爐,源源不斷的生物質燃料轉化為“綠色”電能、熱能。

  “生物質熱電聯產以消耗秸稈、稻殼、稻草等資源為主,年轉化秸稈28萬噸、節約標煤10.0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5萬噸,年售電及供熱收入2.2億元,帶動當地農民直接增收5600萬元。”永林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經理胡雪介紹,公司利用從周圍農戶田地中收購的秸稈進行發電,有效地進行生物能源的再利用。自2021年開始,該公司持續向音德爾220變電站送電。目前,年發電量2.16億度,為音德爾鎮居民提供冬季取暖熱源,供熱面積為216萬平方米。

  從“一燒了之”到“點草成金”,透視出興安盟做活秸稈文章的決心和努力。這些生態、綠色、環保、自然等要素融合的秸稈產品,不僅推動了興安盟的生態環境建設,還構建了綠色農業發展新格局,讓興安盟的天更藍、水更清、土地更肥沃、人民更幸福。(記者 高敏娜 通訊員 李燁琳)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