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杰代表:調研筆記干貨滿滿 大棚土壤改良有方

“這是我去設施農業園區調研時記的筆記,還有老百姓的一些建議,系統整理后,我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於加大對蒙東地區老舊日光溫室暖棚土壤進行改良的建議’。”在全國人大代表趙會杰的行李箱裡,有一份特殊的調研筆記,裡面“藏著”滿滿的干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強黑土地保護和鹽鹼地綜合治理”,這讓全國人大代表、赤峰市鬆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杰非常振奮:“我的建議和政府工作報告不謀而合,這不僅是巧合更是民之所向。”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趙會杰帶來了兩個建議,“關於加大對蒙東地區老舊日光溫室暖棚土壤改良的建議”受到廣泛關注。趙會杰介紹,蒙東地區最早的設施農業暖棚建設年限已經超過20年,由於長期連茬耕種,地力透支,土壤板結、鹽漬化現象日益嚴重,直接影響蔬菜品質和產量,對暖棚土壤的改良勢在必行。
為了提交高質量的建議,趙會杰多次調研,並走訪農戶,結合農業科技部門提出的意見,最終得出了對蒙東地區老舊日光溫室暖棚土壤改良的結論和治理“良方”:一是將老舊棚進行改造升級。將原棚內的板結、鹽漬化土壤用機械摳出,放到棚外採光區備用,將后牆體和側牆體拆除后填充到棚內,再將原棚土夯實做后牆和側牆,實現土壤就地置換﹔二是科技部門要長期介入。根據土壤肥力狀況,產量目標及養分需求規律,在科學施用有機肥、生物菌肥基礎上,實施精量灌溉施肥,以便減輕土壤酸化和次生鹽漬化﹔三是加大新品種培育力度。加大豐產、優質、抗逆、抗病性強的耐連作新品種培育力度,為連作設施農業園區提供可用新品種。
“希望通過自己的建言獻策,能為家鄉的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趙會杰表示,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基層黨組織書記,將帶領鄉親們踏實走好鄉村全面振興之路!
(全媒體報道團隊:孫一帆 崔楠 韓卿立 於濤 白雪 王彬 馬建荃 孟和朝魯 韓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