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雲代表:潛心突破乳業“卡脖子”技術

全國兩會前夕,在呼和浩特市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部乳品工藝實驗室,記者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高級專家、伊利集團全球創新中心科學研究總監王彩雲,她正和團隊成員們忙碌著開展新一輪乳業核心技術攻堅。
採訪中,王彩雲對自己的工作如數家珍。扎根科研一線近20年,她親眼見証了中國人從“喝到奶”到“喝好奶”的重要歷程,也親身參與到了中國奶業從落后到現代化的轉型突破。
她和團隊成員首創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將常溫純牛奶中乳鐵蛋白的保留率由原來的10%提高到了90%以上。這一研究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率先打破國外關鍵技術壁壘。看到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成為生產線上的產品,成為消費者手中的食品,王彩雲非常自豪。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該如何履職盡責。”回顧過去一年的履職工作,王彩雲感到繁忙與充實,也積累了更多經驗。
除了在乳鐵蛋白技術上的突破,王彩雲帶領團隊專注於攻克乳業發展中的各類“卡脖子”技術問題,先后開發出了低乳糖奶,解決消費者乳糖不耐受的情況﹔研發出的濃縮乳清蛋白制備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開發的益生菌新型遞送技術,有效降低了益生菌在加工過程和胃腸道消化過程中的損失,取得國際領先的水平……這些技術成果,為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增添了創新動能。
為了增強履職能力,全面掌握真實情況,王彩雲走出實驗室,走到田間牧場、企業高校、車間庫房全面調研奶業發展情況。調研中,她關注到乳業發展中存在人才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特別是產業鏈上游的畜牧業人才后備力量較為薄弱。“要強化畜牧業人才培養,相關大中專院校要對畜牧業專業進行細化,讓更多專業奶牛養殖人才走向一線﹔要引導企業試點推廣定向培養模式,為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王彩雲說。
王彩雲告訴記者,新的一年,將繼續履行好人大代表責任,深入行業創新的一線,認真聽民聲,架好“連心橋”,推動乳業創新,為群眾的健康生活貢獻力量。(記者 宋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內蒙古簽發2024年一號總河湖長令
- 記者2月23日從自治區水利廳獲悉,內蒙古簽發2024年一號總河湖長令,公布《內蒙古自治區2024年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2024年第1號),從7個方面部署了23項重點工作任務,對全面強化河湖長制作出安排部署。 總河湖長令要求,要深化完善河湖長制,從強化河湖長履職盡責、強化各級河長辦能力建設、強化流域統籌和部門共治3個方面進行安排,明確要求各級河長辦要將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有關要求寫入工作細則,並持續抓好落實﹔要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全面提升水資源保障能力,著重從認真貫徹落實“四水四定”原則、扎實推進深度節水控水、持續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著力解決“大水漫灌”問題4個方面提出要求,並對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非常規水源利用量、河套灌區秋澆水量等指標進行量化。…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