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規模超過452億元創歷史新高
內蒙古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實現歷史性突破

記者從1月25日召開的全區水利建設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2023年,全區在建水利項目達1234個,總投資達658億元。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達到7項,投資規模超過452億元,重大水利項目在建數量、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區中央水利投資完成率98.05%,較去年增長3.5個百分點,其中重大工程完成率98.57%,其它工程完成率97.12%,投資計劃完成情況創歷史新高。
據悉,全區在建水利項目中,新開工項目1171個。引綽濟遼工程、引綽濟遼二期工程、內蒙古支線供水工程、東台子水庫工程、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同時推進建設。同時,落實水利建設投資大幅度增加,2023年爭取自治區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銀行貸款45億元,同比增長12.5%,落實水利投資182億元,同比增長34.8%。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速,引綽濟遼工程輸水工程隧洞段全線貫通,文得根水利樞紐下閘蓄水、初期效益發揮,東台子水庫工程基本完成主體工程施工,引綽濟遼二期工程、內蒙古支線供水工程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加快河套、鐙口等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可改善灌溉面積198.3萬畝。
作為內蒙古水網的骨干工程,引綽濟遼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96.51億元,投資完成率78%﹔引綽濟遼二期工程9條支線全面開工建設,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7.96億元,投資完成率31%。
與此同時,內蒙古其它水利工程建設成效顯著。大力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投資4.81億元,新建擴建集中供水工程531處、分散式水源工程909處,受益農牧民32萬人,邊境牧區1.4萬農牧民的拉水距離縮短至5公裡之內。加快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東北黑土區侵蝕溝綜合治理等6類工程175個項目建設,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163萬畝。水生態保護治理持續推進,西遼河、察汗淖爾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勢頭得到有效控制,局部區域水位企穩回升。“十四五”期間黃河灘區遷建任務已全部完成,累計遷出1687戶、4213人。積極做好“一湖兩海”生態補水工作。
2024年,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內蒙古將完善水利規劃體系、加快重大水網工程布局、推進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並繼續抓好水利投資落實。 (記者 張慧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