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積極推動各級干部“四下基層”——

進家門訪民情 問需求解難題(辦實事 解民憂·一線探落實)

本報記者 翟欽奇
2024年01月05日09: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參與居民議事會,建立服務工作台賬,收集群眾意見﹔實地走訪調研,探究問題形成原因﹔分類施策,拿出有效解決辦法……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引導干部通過“四下基層”,多措並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的居民們欣喜地發現,大家很多訴求都得到了滿足——小區多了健身器材、休閑桌椅等便民設施,“垃圾角”消失不見,坑坑窪窪的道路變得平整。“之前大家聚在一起,沒少談論這些問題。”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幾乎每家都不止一次來過黨員干部。他們有的是社區工作人員,有的是街道干部,還有區裡的領導。他們通過與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到問題的症結,拿出了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

居民們的感受,源自扎賚諾爾區的一系列舉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扎賚諾爾區著力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難”大調研活動,進一步推動領導干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提升百姓獲得感。

扎賚諾爾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魏俊志說:“截至目前,扎賚諾爾區處級干部深入一線開展調研288次,發現問題104個,現場研究解決問題37個,提出解決措施98項”。

深入社區,參與議事更高效

盡管屋外寒冷,但靈泉鎮光明社區會議室裡面卻熱鬧非凡。這裡正在召開每周一次的居民議事會。最近幾個月,居民們發現議事會的形式有了一些變化——原來是社區干部和居民參加的議事會,如今總會有區委、區政府干部的加入。

“我們這個社區曾經是煤炭企業的家屬區,有許多退休職工。”光明社區黨總支書記陳琦告訴記者,“許多小區基礎設施老舊,民生問題急需有效解決。”為此,這個社區從2016年開始探索實行各種形式的居民議事會。庭院、廣場、會議室,甚至居民家中,一場場議事會開下來,解決了不少民生問題。相對容易的事,議事會上當場就能決定。那些長久未能解決的難題,還是要上報,有時候時間較長,也降低了效率。

“民生問題無小事,光等著問題交上來是不行的,干部必須沉下去。”魏俊志說。社區居民告訴記者,“最近這段時間,區委書記、區長帶頭,好多區裡的干部來參加我們的議事會。問題基本上現場就能解決。”

來到扎賚諾爾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本本服務群眾工作台賬、服務群眾情況登記表、服務企業工作台賬整齊擺放。“我們先后印發了《扎賚諾爾區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關於開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難”大調研活動推進大興調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實的通知》,覆蓋全區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以及區直部門和鎮(街道)工作人員及社區工作者。”魏俊志告訴記者,大調研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各級干部走訪3.3萬余戶7.4萬人,實現了全覆蓋,累計收集群眾問題及意見建議4668條。與此同時,扎賚諾爾區各級黨員干部還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創新理論深入群眾和企業積極開展宣傳工作,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宣傳及提供政策咨詢3898條。

回應訴求,提升群眾幸福感

對不少靈泉鎮的居民而言,他們家中都來過一位客人——扎賚諾爾區委副書記、區長張興旺。

靈泉鎮是扎賚諾爾的老城區,由於地勢特殊,加之原有市政規劃陳舊、基礎設施老舊等原因,當地群眾多年來一直為地下水患所困擾。

靈泉鎮黨委書記王志國說:“每到雨季,低窪地段總有存水,冬季常有漫冰,城市建設和居民出行長期受到影響。”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此前一直是哪裡有問題就治理哪裡,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水的問題一直是靈泉鎮的大問題。”張興旺說,在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他將此列為自己的調研課題,多次實地了解水患問題、周邊居民受影響程度,查看疏通地下水工程運行情況。“最受觸動的是走訪受水患影響的群眾,他們對問題最了解,同時對解決問題也有很多思路,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打開張興旺記錄調研情況的筆記本,寫著這樣一段話,“要堅持標本兼治,扎實抓好水患地下疏通、應急處置准備等工作,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確保不發生冬季漫冰等地下水水患情況發生。”

經過細致調研,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了基本的應對策略。王志國說:“眼下,我們正組織排查轄區內水患疏通工程運行情況,並加強日常巡查維護,以‘變水患為水利’的工作思路,建設必要的防洪排澇及水系連通工程,徹底解決地下水水患問題。”

“坐在辦公室裡看材料,無法完全認清問題的全貌,自然也無法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通過對靈泉鎮“水問題”的調研,張興旺深有感觸:“干部沉下去,要與群眾面對面,更要心貼心。”

扎賚諾爾區在搜集問題的同時主動發現問題,著力建立走訪聯系機制、問題收集機制、紓困解難機制、督查問效機制,開展“大宣傳”“大走訪”“大幫扶”,形成了一批有用的調研成果、拿出了一攬子好用的對策建議、建立了一套管用的制度機制。截至目前,全區初步形成調研成果32個,制定社會治理、信訪代辦制等文件7個,進入決策程序9個。

健全機制,基層治理暖民心

“我們剛想反映,社區就把問題解決了。”在扎賚諾爾區第四街道榕欣社區,今年77歲的居民劉阿姨告訴記者。有一天,她出門遛彎發現,小區附近老菜地排水溝周圍有積水,“小區老年人多,積水結冰后摔倒,可是大問題。”劉阿姨想,居民議事會上得把這個問題告訴社區干部。

第四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也在走訪時發現了這一問題。第二天,去開居民議事會的路上,劉阿姨發現,排水溝附近已經安上了警戒護欄。她說:“總能看到社區干部在各家走訪,光我家就來過四五趟。既解決了難題,還上門來陪老人家聊聊天,我們很開心。”

“歸根結底是要解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問題,基層治理的措施好不好,關鍵在於人民群眾是否滿意。”魏俊志告訴記者,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扎賚諾爾區堅持“一戶一冊”“一企一冊”“一表冊一台賬”,細化教育、醫療、民生保障、住房與城市建設等7個類別,強化分類施策,建立“周調度、周匯總、周通報”機制,統籌各鎮(街道)、職能部門及行業管理部門協同聯動。截至目前,已解決群眾問題1635條。

“如今大家遇到了什麼問題,首選的就是通過這個小程序反映。”家住第三街道辦事處天和社區的市民王慧麗打開手機,向記者展示著“扎賚諾爾市域治理”小程序。

打開小程序的“市民吹哨”功能,其中細分了公共設施、教育衛生、糾紛維權等13個類型的問題,覆蓋各類民生事項。后台工作人員會實時看到群眾上傳的信息,並第一時間受理。社區網格員也可以通過這一小程序反饋事項結果,或將問題進一步上報。

“我們堅持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難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落實,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破解工作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扎賚諾爾區委書記齊善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抓好‘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難’大調研活動成果轉化,每年組織全區黨員干部全覆蓋走訪一遍全區居民群眾,引導全區黨員干部深入現場、深入基層帶著問題學、使出真情辦。”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5日 10 版)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