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捍衛呼吸

——記2022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得主孫德俊

2023年12月16日08:0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急診室裡,又一位來自基層的呼吸病患者讓孫德俊痛心疾首。

  作為呼吸內科專家,孫德俊教授深知呼吸疾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然而,由於長期延誤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導致呼吸衰竭,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這讓經驗豐富的孫德俊也深感無力。

  “慢阻肺早診早治一直是行業難題。想要徹底解決當地的醫療困境,僅依賴為數不多的三甲醫院遠遠不夠,最根本的是要提升同質化水平,為基層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孫德俊說。

  捍衛呼吸——孫德俊孜孜以求地奮斗了近40年。

  開拓性地將呼吸內科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開創全國首次﹔建成我國最大規模、以蒙古族為主的呼吸疾病生物樣本庫,提升慢阻肺早期篩查與診斷效率﹔持續推動內蒙古PCCM規范化建設,提升三級醫院危重症救治能力,這是孫德俊多年致力於醫學科技創新交上的一份厚重答卷。

  他說:“我熱愛醫學,選擇成為一名呼吸科醫生,能夠在這個領域為國家和人民做些事,於我,是莫大的幸事。”

  1994年,從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畢業后,孫德俊回到家鄉——包頭內蒙古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基層呼吸疾病診療能力薄弱和群眾需求之間的巨大差距。”孫德俊說。

  2004年,他做出一個頗具前瞻性的重大決定:將所在醫院的呼吸內科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結合,必將極大提升呼吸疾病危重症救治能力,可能會是呼吸學科發展的未來趨勢。”赴國外深造回國后,滿腔熱血的孫德俊開啟了與自治區醫療事業共同成長的探索。

  PCCM專科建設時間長、見效慢,卻是一項基礎性的、事半功倍的舉措。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基層群眾,孫德俊牽頭成立涵蓋全區200余家醫療機構的自治區呼吸專科醫療聯合體,他多次組織開展面向基層的專科醫師培訓項目,還牽頭建立全國首批、自治區唯一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在基地精品教育項目支撐帶動下,一批青年骨干醫師得以快速成長。

  2018年,孫德俊主持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規范化建設標准》。標准出台時,孫德俊帶隊走訪了全區所有盟市醫療機構調研呼吸科建設情況。“通常是上午做調研列問題,下午開會研究解決方案,一家一家地與醫院院長和呼吸科主任立‘軍令狀’。”為加快補齊基層醫院短板,團隊還肩負起推廣臨床適宜技術、開展講座、為基層醫院配備硬件設備設施等工作。

  2022年,1237家內蒙古醫療機構參加PCCM科規范化建設正式認定,認定規模居全國第一,內蒙古PCCM規范化建設已步入國家第一方陣。

  孫德俊不斷向呼吸疾病未知領域發起挑戰,他似乎從不知疲憊,永遠緊張忙碌地奔波著。他帶隊走訪了全區20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調查、醫治了3萬余人。在多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孫德俊臨危受命、身肩重任沖鋒在前線。“中國醫師獎”“中國呼吸醫師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白求恩式好醫生”……孫德俊載譽無數。

  在2022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中,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獲得者正是孫德俊。“孫德俊教授崇尚科學,關鍵時刻有擔當,在科學技術與理論的突破性成果,尤其是新冠診治相關的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對內蒙古自治區PCCM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與新冠患者救治中做出重要貢獻。”在推薦信中,鐘南山院士這樣寫道。

  敬畏生命,探索未知,矢志奮斗。40載歲月悠長,醫者初心不變。如今,他依舊奮戰在臨床一線,默默無聞地為患者服務。“我將一如既往地為呼吸病學事業添磚加瓦,當好領路人和鋪路石。”孫德俊說。(記者 白蓮)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