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高考綜合改革后高中生綜合素質如何評價?
權威人士給出答案

規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是內蒙古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這項評價制度建立的意義是什麼?主要包含哪些內容?近日,記者採訪了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主任安利民。
據介紹,高考綜合改革后,內蒙古將採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其中,綜合素質評價重點在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通過設定評價內容,明確評價要求,建立規范的學生成長檔案,充分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記錄學生日常狀態和突出表現。每學期末,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要求收集能夠反映其綜合素質發展狀況的重要活動記錄、典型事實以及標志性成果等相關材料,寫實記錄成長過程,在整理遴選、公示審核的基礎上,形成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台統一管理。
綜合素質評價是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的系統評價,是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高校根據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范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在招生章程中具體明確,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有利於促進學生認識自我、規劃人生﹔有利於促進學校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從過於關注學生成績向更加關注學生發展過程轉變,形成辦學特色﹔有利於促進評價方式改革,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准評價學生的做法。”安利民介紹。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全區各高中學校正在主動適應新高考變化,積極探索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制定了《2023—2025年學校發展三年規劃》,其中,明確了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六個百分百”:100%學生志願服務50小時、100%學生掌握兩項體育技能、100%學生掌握兩項藝術特長、100%學生參與完成科研小課題、100%學生通過漢字聽寫等級測試、100%學生完成學校必讀書目。學校還不斷與高校對接,加強學術課程建設,並與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藝術劇院、伊利、蒙草、新華發行集團等11家單位簽訂共建協議,在校本課程開發、研學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德育活動等方面全面加強合作。
赤峰新城紅旗中學則通過優化豐富社團活動等,落實綜合素質評價要求,針對學生的評價更科學、更全面。目前,該校共成立26個社團,涵蓋文體、科技、益智、公益、學科拓展等類別,多樣化的選擇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高考綜合改革是對學校育人理念、管理能力、課程開發能力、學科建設創新力以及教師課堂教學變革力等的考驗。我們將繼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堅決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切實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校長王維真說。(記者 劉志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