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杭錦旗:鹽鹼地上的“致富密碼”

隆冬時節,來到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鹼櫃村內蒙古綠芝中草藥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甘草加工廠,廠院裡堆滿了新鮮甘草,空氣中彌漫著甘草的清香,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對甘草進行清洗、分揀、切片、晾晒,一派繁忙景象。
鹽鹼地上種糧難,曾是制約吉日嘎朗圖鎮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為了喚醒這一“沉睡”資源,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吉日嘎朗圖鎮加強鹽鹼地資源高效利用理論、技術、產業創新,依托耐鹽鹼植物品種選育及適生技術,發展鹽鹼地綠色生態高效農業,向鹽鹼地要產量、要效益,培育壯大“鹽鹼地+”產業。
巧妙利用闖出致富新路子
“土地鹽鹼化是沿河地區普遍存在並長期困擾農民生產的一大難題,我們村的土地鹽鹼化程度尤為突出。”鹼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呂埃說。近年來,鹼櫃村為喚醒這一“沉睡”的資源,下定決心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在鹽鹼地裡“試水”,讓甘草“生金”,造福百姓。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鹼櫃村的村民在周邊的草場以拋甘草根子為副業,長時間與甘草打交道讓村民們慢慢熟悉了甘草的好處。甘草是中醫藥常用藥材和大宗常用輕化工原料,還是一種喜沙高抗鹼作物,具有喜光怕陰、耐熱抗寒、耐旱怕澇的特性,土壤適應性強,使鹼櫃村原本不適宜種植農作物的鹽鹼地成為了種植甘草的先天優勢,在這“優質”的土地、氣候、環境下產出的“鹼櫃甘草”品質優越,甘草酸、甘草甙的含量極高,優於其他地區產出的品種,贏得了市場上的認可,成為了當地的金字招牌。
今年,鹼櫃村甘草種植戶達270余戶,種植面積近1.2萬畝。採挖了甘草約4000余畝,銷售額達6000余萬元。鹼櫃村還建成佔地面積4700平方米的甘草加工廠,引進內蒙古綠芝中藥種植有限公司,採取“村集體+企業+農戶”的模式,為集體經濟每年增收9萬元,標志著鹼櫃村從傳統甘草種植業邁向甘草初加工產業。
選對品種鹽鹼地也能有產業
除了甘草豐收,鹽鹼地上還養出了增收致富的“白對蝦”。“今年,我們採取的主要是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為3個月,南美白對蝦高密度養殖示范區每畝投入蝦苗約8萬尾,每畝出塘1875斤,成蝦體長約14公分,肉質緊實、鮮甜可口、品質優良。全年出塘量可達30萬斤,可實現銷售收入1200萬元,村集體經濟可實現收入35萬元。”杭錦旗東爍南美白對蝦養殖公司總經理曾傳東說。
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填補了鹽鹼地發展特色養殖的空白。 為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有效解決鹽鹼化土地利用這一難題,2019年吉日嘎朗圖鎮黨委、政府引進東爍商貿有限公司在光茂村建設東爍水產養殖基地,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特色產業。今年,東爍南美白對蝦養殖公司引進國內先進的工廠化對蝦養殖技術,建設了工廠化養殖車間6棟、設施化養殖車間28棟和200平米速凍庫,實現了工廠化高密度養殖。按照“村集體+農戶+企業”的養殖模式,示范帶動周邊農牧民發展水產養殖,很好地改造水塘周邊的鹽鹼地土壤結構,使土壤中的鹽鹼成分明顯下降,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如今,鹽鹼地不出糧的傳統正在被打破,鹼地甘草、水產養殖等產業正成為助力農民增收,加快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載體。“鹽鹼地+”產業變化還在上演……鹽鹼地盛開幸福花,鄉村踏上振興路,吉日嘎朗圖鎮的鹽鹼地實現了從不毛地到致富沃土的華麗蛻變。(杜澤)
來源:杭錦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