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全心全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從思想政治教育強化建設,到德智體美勞教育全面推進﹔從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到高中階段質效全面提升﹔從數字教育創新應用,到職業教育深化改革......近年來,鄂托克前旗緊扣自治區兩件大事、市“三個四”工作任務,在自治區黨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職業教育優質創新發展、民辦教育優質規范發展、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全旗教育事業呈現出團結和諧、平穩有序、高質量發展、特色鮮明的良好局面。
強投入 優配置
發展基礎實現新提升
教育惠及千家萬戶,人民群眾最關心孩子在哪上學,能否上好學。鄂托克前旗委、政府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
走進鄂托克前旗高級中學,隨處可見恢宏大氣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教室、綠樹環繞的林蔭道、現代化的多功能教室,師生們在優美的環境中工作學習。這樣的場景,是鄂托克前旗教育改革發展成就中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
提起新校區的學習生活,鄂托克前旗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顧家碩說道:“學校搬遷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學校環境更加優美寧靜,教室中、實驗室裡,各種設備功能齊全,學習的氛圍也更加濃厚。”
鄂托克前旗高級中學學生正在上化學實驗課
“新校區對我來說是特別震撼,在這麼一所建筑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設施一流的學校裡,我們的干勁更足了,我們全體教師將通過積極備課、示范課、觀摩課、大比武來提升教師的執教水平,為我們鄂托克前旗高級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邁上新台階貢獻自己的力量。”鄂托克前旗高級中學教研室主任南慶珍說。
“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關懷下,鄂托克前旗第一中學的高中部終於喜遷新區,這裡環境改變了,條件創新了,所以老師們倍感幸福,也充滿干勁。想著在這一片熱土上干出一番事業來,讓鄂托克前旗高級中學能夠真正騰飛,成為鄂爾多斯市的名校,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此外,學校提質后,與其他地區的合作也增多了,學生、老師的流失率也下降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學校了。”鄂托克前旗高級中學校長白補雲說。
現在,徜徉於鄂托克前旗的大街小巷,能切實感受到教育環境不斷優化的喜人成果:一項項改擴建工程先后實施,一座座教學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塑膠跑道伸向未來。
近年來,鄂托克前旗建成投用第三小學,新建旗高級中學、第一小學、第七幼兒園,改建第五小學。同時,實施義務教育階段改擴建、維修校舍面積22.5萬平方米。更新了各類教育設施設備,全面推進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學前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穩步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提檔升級……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優質的教育資源正化為甘霖,讓更多孩子享受到教育均衡發展的紅利。
“作為一名家長,我覺得現在各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學環境都很好,而且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師資配備都不比其他地方差,把孩子放在家門口的學校上學很方便,孩子學習成績都還不錯,我們家長也很放心。”學生家長王大哥笑容滿面。
鄂托克前旗把改善教育基礎設施作為補齊教育民生短板的重要舉措,持續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全旗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打好硬件基礎。眼下,鄂托克前旗重點實施了6個教育民生項目,增加學位5200個,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改善全旗辦學條件,為鄂托克前旗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硬件保障。
樹師德 提師能
隊伍建設實現新跨越
硬件上去了,軟件也不能“軟”。隻有與校舍擴容相適應的師資力量跟得上,優質均衡與擴優提質的基礎教育才能得到完美體現。
鄂托克前旗第二中學高一年級語文備課組裡的成員楊曉晗就是2023年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到第二中學就職的。
“在二中上班以來,學校實施‘老帶新’舉措,給我安排了有經驗的老師指導我,讓我在教學業務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學校也經常外派我們年輕教師去參加各種培訓。”楊老師來到鄂托克前旗第二中學以來,在學校及教育部門的關心下,結合自身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從一名年輕教師成長為語文學科的優秀教師。
鄂托克前旗設立尊師重教窗口
近年來,鄂托克前旗嚴把教師入口關,通過公費師范生錄用、特崗教師招聘、人博會人才引進、社會公開招聘、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補充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招聘引進教師416名,並向基層學校傾斜﹔加大城鄉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骨干教師佔交流輪崗總數的20%以上,師資結構分布更加合理﹔建立“新教師—成熟教師—優秀教師”培養體系,實施42 項旗級培訓項目,力爭1年內合格,3 年內成熟定型,5年內成為優秀教師,年平均培訓人數達5500人次,教師培訓學時率、覆蓋率均達100%﹔實施“百名教育人才”招引計劃,赴高校引進優秀大學畢業生36人,社會招聘教師59人,返聘“銀齡教師”10人,爭取市級支教教師12人。著力提升教師社會地位,旗委、政府制定出台了教師減負措施清單14條、尊師重教改革措施12條,制定了《鄂托克前旗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試行)》,全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環境好,人才聚,事業興。新鮮血液源源不斷的補充,教師隊伍的持續壯大,為鄂托克前旗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前行的強勁動力,也讓每一位教師都認可鄂托克前旗這個溫馨的家,並相信在這個家裡能得到更好的成長、成就更多的幸福。
重民生 增福祉
滿意教育實現新躍升
近年來,鄂托克前旗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優質均衡教育的熱切期盼,視教育為最大民生工程,始終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之首,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扎實推進“雙減”工作、精准補齊教育短板、力促教育質量提升,打造高水平優質均衡教育,奮力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在鄂托克前旗委、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下,2021年7月,旗第一中學成為市第一中學結對共建校區﹔2021年12月,正式簽署結對共建辦學協議,將市第一中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入鄂托克前旗,為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帶來了新契機。2022年7月,市第一中學選派學校業務骨干擔任旗一中校長,讓“兩校”在教師培訓、教學備課、考試測驗、管理機制等方面統一行動、共享資源,通過優秀教師的傳、幫、帶,為旗第一中學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教學能手和管理團隊。
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與鄂托克前旗第一中學結對共建辦學簽約儀式
在市第一中學領導、教師走進旗第一中學的同時,旗第一中學也在不斷組織畢業年級教師代表、各班主任赴市第一中學觀摩學習,從細微之處感受每個教學、管理的環節,全方位感受市第一中學追求卓越、多元競放、精准細致、嚴謹踏實的校園文化和積極向上、分秒必爭的學習氛圍。
此外,市第一中學還選派各學科名師與旗第一中學結成學科和班級管理幫扶對子,各年級部、各備課組信息溝通交流,線上線下相結合,相互訪學交流,定期指導幫扶,推進共建共享機制,統一教材,統一進度,統一檢測與統一評價。進一步加強高中年級教學資料、周測卷、各年級模考卷、最新的考試動向、最科學的備考模式等資源共享交流,並實施月考、期中、期末聯考,同步進行成績分析,實現高效訓練、精准備考。
自結對共建辦學開始以來,鄂托克前旗委、政府主要領導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時時盯緊、時時跟進、時時推動,不斷組織兩校領導班子進行全面交流,市第一中學有針對性地對旗第一中學的制度建設、文化建設、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特色辦學等工作進行全方位、多層次指導,採取專題講座、示范課、備課活動等形式幫助旗一中快速提升,做到活動計劃安排周詳,活動交流及時有效。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拓寬了旗第一中學的辦學渠道,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老師們真心實意請教、踏踏實實學習,切實把先進理念、優秀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教育實踐,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鄂托克前旗大力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成功創建市級以上示范園7所,二類甲級以上幼兒園4所,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所,構建0—6歲學前教育體系,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主、民辦幼兒園為輔”的辦學體制,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質量優良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滿足全旗適齡幼兒的入園需求,幼教事業實現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的快速邁進。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陽光分班”和教師交流制度,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均等享受教育資源。成功創建市級以上文明校園6所,旗第一小學被評為“全國特色學校”“全國航天特色學校”,順利通過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認定和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並於2022年前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全力推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達標。
鄂托克前旗深入貫徹落實《鄂爾多斯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完善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和實訓設備建設。以培養地方緊缺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立足點,改造升級傳統專業,撤並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的專業。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加強鄂前旗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完善技能人才培養、激勵政策。積極培養鄉村振興人才、鄉土人才、能工巧匠,培育“鄂前旗工匠”。以國家提質培優20項任務、自治區“雙優”建設項目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旗職業中學被評為自治區優質中職學校B檔建設單位,植物保護、畜禽生產技術、民族工藝品設計及制作、汽車運用與維修、醫護5個專業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質中職B檔專業建設。
春華秋實,不負耕耘。鄂托克前旗在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征途上,開拓奮進,砥礪前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進一步鞏固,普通高中教育向縱深推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形成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等結構完整、相互銜接的教育體系,逐步實現“好學校”遍布百姓家門口,讓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的目標。
教育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行動、一次次地精心打磨。未來,鄂托克前旗教育將以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追求、更大的氣魄繼續書寫新時代教育追趕超越的新篇章。(白亞梅)
來源:鄂托克前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