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深扎”創作沃土 以文藝之筆描繪亮麗北疆

2023年12月05日09:0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記錄時代變遷,展現亮麗北疆。今年以來,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將目光投向祖國北疆的山川大地,在火熱的生產生活中汲取營養、積累經驗,以文藝之筆描繪亮麗北疆,展現“北疆文化”魅力。

  參加當地農牧民的小型聚會、帶領學生深入基層採風創作……這樣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如今是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頡元芳採風創作中的日常寫照。

  為了推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長效化開展,今年9月,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下,自治區文聯、錫林郭勒盟文聯、西烏珠穆沁旗委宣傳部、烏蘭哈拉嘎蘇木合力推動,在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蘭哈拉嘎蘇木成立頡元芳工作室和內蒙古美協水彩藝委會採風寫生創作基地,這裡成了廣大美術家創作採風的重要載體和實踐基地。

  有了創作採風基地,頡元芳深入基層的時間由原來的三至五天延長到了十天半個月,與當地藝術家、農牧民有了更多交流接觸機會。9月份,她帶著20多名學生深入創作基地,把大學“美術課堂”搬到了草原深處、帶到了牧民身邊。內蒙古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水彩專業研究生李曉婧很珍惜這次深入基層的機會,她說:“這次‘深扎’體驗與在課堂裡完全不一樣,之前書本上或是網上的素材變成了真實場景,也在與當地牧民相處的真情實感中激發了靈感,讓我們的作品更能夠打動人心。”

  對於西烏旗這片北疆沃土,頡元芳有著深厚情感,從2006年到2023年,她連續17年“深扎”錫林郭勒盟,用心用情描繪這片土地上的可愛人民和風土人情。其中,以錫林郭勒地區人物形象創作的水彩畫《遠方》榮獲全國美術創作最高獎中國美術獎金獎,實現了內蒙古美術作品中國美術獎金獎零的突破。

  越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頡元芳的感悟越是深刻。“隨著創作基地的建立,我們對當地農牧民的了解也越深入,對文藝創作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隻有把精神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來,這樣的作品才稱得上是文藝精品。”

  今年,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全區文聯系統,聚焦“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在全區部署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共組織960批次近8萬名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在深入廠礦車間、農村集鎮、社區街道、軍營學校、革命遺址採風創作過程中,充分挖掘和生動展現北疆大地上的厚重歷史文化和豐富人文資源,以文藝作品講好“北疆文化”故事。

  “對於一名文學工作者來說,要想創作優秀的文學作品,必須要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成分。”《北方新報》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霄說。今年7月,為了創作長篇小說《白牛》,劉霄深入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多個嘎查牧場採風,形成了15萬字的長篇小說。

  “烏珠穆沁白牛”見証了中法兩國友誼,更寄托著周恩來總理對北疆大地的深切關懷。1973年,時任法國總統蓬皮杜到中國訪問,周恩來總理陪同蓬皮杜,並向他贈送禮品。同年10月,蓬皮杜總統回贈給周恩來總理50頭純種的夏洛萊牛,其中17頭交由內蒙古自治區繁育。因這種牛毛發為白色,所以當地人把它稱作白牛。經過50年的發展,當地農牧民憑著“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不斷發展壯大白牛產業,當初的17頭白牛已經發展成了現在5.8萬頭的規模。為了講好“烏珠穆沁白牛”故事,展現北疆文化魅力,劉霄深入採訪、實地了解后,創新寫作方法,以牛的視角進行敘述,目前長篇小說《白牛》即將出版發行。

  壯美和美善美、可信可親可愛的內蒙古形象,在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農村牧區、重點項目建設工地、遺址古跡採風創作中,通過“文藝之筆”生動立體展現出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積極引導鼓勵各門類藝術家通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更多精品力作,目前收到自治區文聯、內蒙古藝術劇院及各盟市報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項目198個。

  將目光投向祖國北疆山川大地,把根深深地扎在泥土裡,內蒙古廣大文藝工作者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堅定創作之“本”,深挖創作之“源”,提高創作之“質”,以充沛的感情、細膩的筆觸、優美的旋律、動人的形象,用情用力講好“北疆文化”故事。(記者 馬芳)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