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529.9億元

人民網呼和浩特11月30日電(富麗娟、實習生常予馨)11月29日,記者從2023年呼和浩特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前10個月,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進出口總值共1529.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28.3%,高於全國外貿整體增速28.3個百分點。海關總署16條措施及呼和浩特海關48條細化措施都在陸續落地見效。跨境物流更加便利,減負增效更加明顯,發展動能更加充足。
新聞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常予馨攝
通關模式優化創新,“中歐班列”擴線增量。全面推行“提前申報”及“兩步申報”,全過程通關作業無紙化率超99%,高質量完成比2017年通關時間壓縮50%任務指標,壓縮比位居全國主要陸路口岸前列。開辟鐵路口岸“直提直裝”專用通道,保障進出口貨物的快進快出。關區5個口岸開展進口煤炭檢驗採信模式業務試點,以機械自動採制樣代替人工作業。“中通道”中歐班列持續提速增量,前10個月,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2713列,同比增長31.13%,線路增至69條。積極引導企業通過TIR(《國際道路運輸公約》)方式開展國際道路運輸,TIR業務量居全國首位。前10個月,內蒙古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87.9億元,增長38.4%,佔同期內蒙古進出口總值的77.6%﹔出口409.1億元,增長30.5%﹔進口778.8億元,增長43%。
助企紓困靠前發力,減稅降費惠企利民。開展“百人聯千企 力行促外貿”專項活動,“面對面”服務企業210家。前10個月,轄區新增外貿企業2083家,增長38.3%。加大“專精特新”企業信用培育力度,推動AEO企業在境內外享受通關便利。進一步擴大主動披露政策適用范圍,今年截至目前辦結主動披露作業18家。深化減稅降費服務,免征企業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1.11億元,認真落實進口煤炭暫定零稅率政策,為煤炭進口企業節約資金13.53億元。跟蹤開展RCEP企業享惠情況分析和“一對一”政策宣傳,簽發RCEP原產地証書數量增長39.1%。簽發各類出口原產地証書金額17.15億美元,增長15.56%,為企業出口產品減免關稅3921萬美元。
開放平台提質升級,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助力中國(內蒙古)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建,打造更高級別開放平台。轄區2個綜保區進出口總值77.97億元,同比增長17.2%。推動全國首個籽仁類技貿措施研究評議基地落戶巴彥淖爾。推動西北地區首個集進境冰鮮、水果、食用水生動物為一體的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鄂爾多斯航空口岸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通過驗收,正式獲准啟用。助力特色農食產品“走出去”,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深挖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助推企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成5個公共海外倉,監管服務轄區出口食品31.2億元,同比增長33.3%,5種特色食品實現首次出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