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內蒙古包頭:“兩都”涌電潮

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
2023年11月24日15:58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夜幕降臨,一盞盞燈由近及遠打開,龐大的變電設備被依次照亮。

高壓電流摩擦空氣,站在包頭市九原區的英華500千伏變電站內,低沉的嗡鳴聲不絕於耳。電流在這裡降壓后,順著銀色的輸電線奔向不遠處的一座座多晶硅精餾塔。

包頭供電公司工程建設部主管彭博全程參與了英華500千伏變電站第三、四組主變的擴建工程。回憶起建設過程,彭博仍然覺得不可思議。“建設這個規模的變電站,我們隻用了265天。刷新了蒙西電網500千伏變電站‘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新紀錄。”

近年來,包頭市全力建設“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綠色硅都”,引進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彭博說:“地區用電需求隨之增加,對我們的保供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根電線,一方守望,鋼鐵新城電潮正涌。

用電

“我們的需求非常大”

“通過包頭市政府的招商引資,我們有幸來到這裡布局產業。”內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總經理曹偉介紹,2021年10月,內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包頭市注冊成立。“一期項目從去年5月動工,今年3月投產,規模達到年產10萬噸。作為一家從事高純多晶硅、半導體級多晶硅研發生產的公司,我們的用電需求非常大。”

英華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就此拉開建設序幕。

“包頭市確實將服務保障做到了前面。得知我們的用電需求后,包頭供電公司上門對接服務,為我們量身定制專項供電方案。”曹偉很感動,“為了給我們按期送電,今年過年包供的黨員干部都隻休息了一天。”

從英華500千伏變電站送出的英全Ⅰ、Ⅱ線提前竣工,為大全在包頭市的一期項目創紀錄投產送去了充足的電能。今年3月,內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向包頭供電公司送來錦旗,為133天送電的基建速度“點贊”。曹偉說:“從英華變電站送來的電,供應充足、很穩定。如今我們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設。” 

內蒙古大全新能源一期項目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內蒙古大全新能源一期項目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包頭市是國家“一五”時期重點布局的老工業基地,共和國在這裡“鑄盾礪劍”。

作為全國重要的稀土研發、生產、交易基地和全國少有的風光資源富集、硅產業布局早起步快的地區,近年來,包頭市圍繞打造“兩都”的目標,全力打造產業配套完備、區域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目前,包頭市已集聚通威、新特、協鑫、大全、雙良、弘元等13家光伏頭部企業,晶硅光伏產業已成為包頭市增長最快、集中度最高、創新優勢最明顯、區域競爭力最強、發展后勁最足的主導產業之一。彭博說:“世界綠色硅都的建設已然成為了我們的發展機遇。”

建站

“為了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建設英華500千伏變電站不僅是為了滿足當地新能源企業的用電需求,也是為了完善電網架構,實現包頭市更長遠的發展。”包頭供電公司有關領導表示,隨著鑫元、大全等新能源生產制造企業落戶包頭,包頭市西部梅力更至高新供電區新增總負荷約1400兆瓦,預計“十四五”末,供電轄區負荷直抵4000兆瓦。

“英華的投產,使包頭西部地區形成了梅力更至高新、梅力更至英華兩個相對獨立的供電區域,網架結構堅強清晰、潮流分布均勻合理,為全市各類重點項目落地、投產提供可靠供電。”

英華500千伏變電站現場。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英華500千伏變電站現場。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彭博穿行在英華500千伏變電站內,建設的過往歷歷在目。

“建設工期能破紀錄,離不開各方的支持配合,離不開廣大黨員的日夜攻堅。”彭博很感慨,建設伊始,包頭市政府組建手續辦理、青賠清障2個專班,內蒙古電力集團與包頭供電分公司設立組織協調、手續辦理、物資保障3個專班,屬地區、鎮政府納入專班小組,在土地報批、環評、水保等環節“特事特辦”,開設“綠色通道”。

彭博說:“政企高效聯動,僅用36天完成工程全部審批,53天完成青賠清障工作,可以說為工程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后續環節建設配合高效。彭博介紹,英華工程以“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為載體,充分調動參建各方單位積極性,通過聯合辦公、及時溝通、每日召開碰頭會等方式,不斷強化現場管理,推動業主與監理項目部深度融合,形成“1+1大於2”的管理效果。

“為加強物資保障,2022年派出23名工作人員先后6次前往西安、嘉興、青島等地駐場催貨,確保英華工程的設備材料優先排產、優先發貨,使后續鐵塔組立、導地線架設、電氣設備安裝工序得以無縫銜接。”彭博說:“英華工程是我們集團‘業主項目部+監理項目部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成功試點。隨著英華變電站第3、4組主變擴建工程順利結束,包頭地區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靈活性、可靠性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輸電

鐵塔銀線下的鄉村振興

電線似動脈,電流如血液。

高高的鐵塔架起閃光的銀線,充足的電力奔涌陰山兩側、黃河北岸,直抵包頭后花園固陽縣。

高原后山寒風勁,烈日高陽晒屋頂。楊利平站在固陽縣興順西鎮紅慶德村委會辦公室門前,大風吹亂了他的衣領,吹裂了他的臉頰。“歡迎你們來到紅慶德村,快進屋喝點水。”

紅色的牌匾醒目,院落干淨整潔,村委會的工作井然有序。楊利平是包頭供電公司原派駐紅慶德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今年他正式卸任,正在和年輕的后輩劉傳哲交接工作,在此之前他已經在固陽縣駐村近10年,輾轉2個鎮、4個村委......

“我在基層工作得久了,村民們熟悉我,遇到問題也願意找我。”楊利平2021年底來到紅慶德村任職,“整個固陽干旱少雨,老齡化嚴重,如何致富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楊利平說:“目前我們主要以黨建為引領,從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芪林雞項目擴大養殖、‘零碳村’試點建設、‘電力+金融’服務四個方面加大定點幫扶力度,同時抓好農網升級改造、“煤改電”等電力幫扶工作,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興順西鎮存萬壕村鄉村分散式光伏試點項目。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興順西鎮存萬壕村鄉村分散式光伏試點項目。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固陽縣地處北緯41度線,中藥黃芪是這裡的主導產業之一。我們因地制宜,發展芪林雞養殖產業。”楊利平笑著說,“我們的芪林雞之所以叫‘芪林’,是因為它們在柳條林裡散養,吃著黃芪粉長大。我們的雞肉有嚼頭,營養價值高。”

“今年僅通過芪林雞的養殖,村集體產值就達到了70多萬元。”楊利平介紹,2023年紅慶德村村集體整體收入達到了130多萬元,預計在2024年將達到160到170多萬元。楊利平說:“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我們在養殖芪林雞的過程中還試點種植了50棵果樹,成活率非常高。接下來計劃按照每年種植50棵的速度來打造果樹經濟林。”

打造“零碳村”是當地的另一項亮點工作。“通過這項工作,農戶每年可以增收3000到4000元。”楊利平解釋,“通過在村庄內鋪設屋頂光伏,不僅能滿足村民用電需求,多余的電量上網后村民還可以獲得相應補貼。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實現節能減排。”

興順西鎮的鄉村振興之路已進入新階段。“駐村工作很辛苦,但也非常有趣。”包頭供電公司派駐紅慶德村的新任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劉傳哲說:“結合日常的電力工作,我在思考能否把鄉村振興和儲能、零碳交易等工作結合起來。希望在我的任期內,可以為當地百姓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