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后旗:有了3元就能吃好的“幸福食堂”
11月16日,還沒到中午11點,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烏蘭哈達幸福院內就熱鬧了起來。
“走哇,吃飯個來!”“聽說今天有燉雞腿和紅燒肉。”幸福院裡的老人們紛紛從屋裡走出來,吆喝著鄰居,相互攙扶著、嘮著磕,慢悠悠地向幸福食堂走去。
食堂已經坐滿了前來吃飯的老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著今天的“幸福事”。說話間,大燴菜、燉雞腿、紅燒肉、莜面……一道道美味已經擺上前台,濃郁的飯菜香溢滿了整個屋子。
食堂的飯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深受老人們喜歡。
老人們邊吃飯邊聊天,碗筷的碰撞聲、歡樂的交談聲,交織成一曲幸福的生活樂章。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居住在幸福院裡的這些老人身體普遍行動不便,常年獨居,生火做飯需要購置各種食材,能夠就近解決吃飯問題,直接關系著老年人的幸福指數。
今年,察右后旗烏蘭哈達蘇木黨委、政府充分整合現有的養老服務、公共服務設施和資源,認真摸排幸福院老人及轄區周邊群眾用餐需求,全方位優化布局,打造點面相結合的幸福食堂。10月份,食堂正式開門營業,在優先滿足幸福院老人就餐需求的同時對外經營,彌補食堂運營經費的不足。
“烏蘭哈達幸福院常住170戶268人,每天來吃飯的有60人左右。我們按照‘多主體支付原則’,探索制定了‘旗政府-蘇木政府-村集體-老年人’四級助餐制度,住在幸福院裡的老人吃一頓飯3塊錢,管飽。” 食堂負責人朱勇向記者介紹。
“年齡大了行動不便,買菜、做飯、刷碗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很費力的事,現在到幸福食堂能吃上現成飯,實惠又舒適,再好不過了!”今年79歲的張世德在幸福食堂辦了張“食堂卡”后,這份“舌尖上的幸福”成了他津津樂道的事兒。
“今天朋友來找我,我必須帶她來嘗嘗我們食堂的飯,平時3塊錢買菜錢都不夠,現在3塊錢就能吃一頓飯,你說好不好。”76歲的喬仙雲將手裡鬆軟的饅頭掰成一個個小塊,放進碗裡,沾著燴菜湯湯,吃得津津有味。
“吱!”隨著一聲清脆的剎車聲,一輛紅色的電動三輪車穩穩地停在了食堂門口,車上下來幾位老人,格外顯眼的是72歲“司機”丁日芳。
“我每天免費接他們來食堂吃飯,吃完飯再把他們送回家,平時還會給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原來丁日芳有一個特殊身份——送餐服務員。
幸福食堂開業以來,烏蘭哈達蘇木黨委、政府便指派專人負責幸福食堂的管理運行,特別是在幸福食堂設立了黨員示范崗,涵蓋綜合管理、衛生監督、食品安全監督、送餐服務,為老人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方便保駕護航。
讓幸福院的老人在家門口就餐,是察右后旗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項民生大事。一個“大食堂”,不僅解決了老年人吃飯難的實際問題,更讓老人們從“舌尖”暖到了“心間”。
“為了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蘇木黨委、政府結合幸福院實際,申請對口幫扶資金,建設幸福食堂實現老年人‘吃好飯’的願望。”烏蘭哈達蘇木黨委書記葉雲信心滿懷地說,“下一步,以幸福食堂為抓手,不斷深化黨建+幸福食堂的養老模式,與旅游產業相結合,以社會經營來補貼食堂運行,整合資源,探索旅游旺季餐廳對外開放,通過接待旅行團等平衡幸福食堂運行費用和助餐補貼,讓老年人共享共福、安享幸福晚年。”(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 郭奇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