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輕裝上陣”

愛情島成為青山區婚俗改革的新陣地。
曲徑通幽,碧波蕩漾。在叢叢蘆葦間,一座別具現代風格的建筑物悠然地坐落在長情湖畔。門前,一對身著紅色服裝的卡通人物雕塑站在“愛情島”牌匾下迎來送往。旁邊,巨幅紅色心形景觀格外引人注目。
這裡,就是包頭市青山區著力打造的婚姻文化產業創意園——愛情島,青山區的幸福地標、婚俗改革的新陣地。
摒棄舊習俗,是與舊時代的告別,也是新征程的開始。作為首批入選全國婚俗改革試驗區的旗縣區,是如何為婚俗文化注入新時代基因的?
讓我們一起看看青山區的婚俗改革改了什麼。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今年5月,青山區第七屆集體婚禮在婚姻文化產業創業園甜蜜舉辦。藍天白雲下,一對對新人在碧綠的草坪上許下誓言。
“非常棒!很浪漫,既有儀式感,又有紀念意義。”對於這樣的婚禮形式,新娘楊宇薇發出由衷的贊嘆。
“針對當代年輕人的新需求、新想法,我們有意識地開展了‘頭腦風暴’,創新推出了個性定制、主題定制‘婚嫁管家’服務,倡導文明簡約的新式婚禮,通過舉辦庄重的頒証儀式、戶外草坪集體婚禮、健康騎行集體婚禮等,強化婚姻登記的儀式感和神聖感。”青山區民政局局長李錦艷說,集體婚禮成為新人們一輩子懷念的“集體浪漫”,婚姻登記的方式也成為了一種新時尚。
2021年,婚俗改革的開端之年,青山區因地制宜,探索創新,通過“頭腦風暴”,不斷迭代婚戀觀念,確立打造“西部區最美公園式婚姻登記大廳”的硬件目標,於2022年建成並啟用坐落於奧林匹克公園的青山區婚姻登記處。公園內,綠地覆蓋、景色宜人,極大地提升了群眾對婚姻文化和婚姻儀式感的體驗。2023年,升級打造的婚姻文化產業創意園——愛情島,更是將區域內婚俗改革推向了高潮。
硬件環境實力“圈粉”,但對於即將走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們來說,為軟實力提升也出了不少難題。
“您好,我們想辦理結婚登記,但是不好請假,下午5點趕過去還能辦理嗎?”“我們想補領結婚証,需要什麼手續?”……
群眾的難題就是課題。面對婚姻當事人的不同需求,青山區積極拓展“互聯網+”婚姻登記服務,開展網上預約預審,形成政務服務一站式受理模式﹔推行“5+2”周末延時服務﹔以流動補領結婚登記的方式走進社區……
青山區婚俗改革軟硬同推,城鄉同步。
一院一品鄉村婚禮基地,新人鄔靜怡一身喜慶、簡約的裝扮,仿佛穿越回到上個世紀一般。“我們的父母就是上世紀90年代結婚的,我一直想感受爸爸媽媽那個年代的婚禮模樣,此次民政局為我們舉辦的這場鄉村婚禮為我圓了這個夢。而且,我們也不用請樂隊歌手、不用備豪車禮炮、不用上豪華煙酒,也減輕了我們兩家人的負擔。”鄔靜怡高興地說。
“模范夫妻”劉思寬、徐薈竹則選擇將簡辦婚禮節約下的16000元捐給了包頭市福利院的孩子們。
借鄉村振興東風,青山區把婚俗改革新風吹到了田間地頭、群眾心頭,婚俗改革“三項新規”更被深深植入了人們的心田。
“種文化”的難度雖然不小,可“明白人”還是越來越多。青山區的5家婚禮酒店、2家婚慶公司主動請纓參與婚俗改革,成為倡導婚禮新辦、簡辦的首批婚慶商家。
接下來的婚俗改革“接力賽”,包頭市青山區又會有怎樣的亮眼動作?時間會給出答案。(記者 蔡冬梅 路興 馬芳)
(青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媛參與採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