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糧減損,耕好“無形良田”
收割、摘穗、剝皮、脫粒、秸稈粉碎……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排排成熟的玉米植株連稈帶穗被卷入收割機裡,直接脫粒后的玉米粒被裝進運糧車,秸稈隨即被粉碎播撒到地裡。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全程一體化作業,實現現場收割、現場脫粒。
秋收之際,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呼和浩特)、內蒙古農牧業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興安盟農牧技術推廣中心三部門聯合在興安農墾呼和馬場“東北地區玉米機械收獲產量損失、質量、品質、安全風險評估”項目區組織召開玉米籽粒機收減損現場會。現場會上,現場專家組對項目區6個不同玉米品種籽粒機收減損效果進行了綜合測評,展示了一批適合玉米籽粒機收的好品種、好機械、好技術,通過推進良種良機良法深度融合實現玉米穩產增收。
“經專家組嚴格按照流程測算,項目區玉米畝產量最高達到830公斤,節糧減損率達到3%,減損增收效果顯著,在大幅度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和傳統機械穗收損失率的同時有效提高了玉米品質。”內蒙古農牧業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所長孫峰成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推進全鏈條節約減損,健全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端牢中國飯碗,既要耕好“有形良田”,也要耕好“無形良田”,把節糧減損和增產穩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減少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損失和浪費,是節糧減損的第一道關。為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內蒙古加快機收減損技術推廣應用,切實提高主糧作物機收作業質量,多措並舉節糧減損。
今年以來,自治區農牧廳先后制定印發2個工作方案,在重要農時節點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主糧作物機收損失監測調查和主要糧油作物機收減損工作。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機處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各盟市、旗縣農牧部門成立機收減損工作組,圍繞小麥、玉米、水稻、大豆、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機收減損,不斷強化宣傳動員、機手培訓、技術指導、裝備升級、質量管理、政策引導及服務保障,全方位提升糧食收獲質量,為夯實糧食安全基礎貢獻機械化力量。
如何把“豐收在望”變成“顆粒歸倉”?呼倫貝爾農墾莫拐農牧場有限公司公司將“減損就是增產”意識貫穿農業生產全過程。為減少田間地頭的收獲損耗,該農牧場針對農田土地濕度大、作物倒伏等不利收獲條件,通過給收獲機安裝加長倒伏器、底刀、防護網、防陷輪、割台防倒伏裝置等減損裝置,有效減少收獲過程中作物倒伏及崩粒情況,最大限度減少糧食損失。
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小冬介紹說:“在春播期間,我們使用27台安裝了北斗導航的農機進行播種作業,達到整地、開溝、施肥、播種、鎮壓一次完成,每1000米播行誤差不超過2厘米,播幅准確率高,解決了以往播種不直、行距不勻等問題,實現土地利用最大化。大型播種機可根據作物生長需要,精准控制種肥投放,避免廢種、漏種等問題,確保苗齊苗全、苗勻苗壯,保証了種植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從而實現降低物資消耗。”
減損就是增產。近年來,公司對收獲機進行了更新、改進,作物收獲損失率從原來的3%降到1%。“可不要小看這百分之幾,機收損失率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每畝地就能增加十多斤糧食。”楊小冬說。
今年以來,內蒙古新增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系統、100馬力以上輪式拖拉機、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聯合收獲機分別為14470台、5410台、1043台和3256台,大型高端智能機械逐年增長,裝備結構穩步優化。目前,全區已投入各類農機具82.9萬台,其中收獲機械5.1萬台,培訓農機手、修理工3.5萬人次。
“各級農牧部門緊扣主要糧油作物收獲節點,在旗縣域內小麥、水稻種植面積在20萬畝以上、玉米種植面積在50萬畝以上的旗縣,隨機收進度開展小麥、水稻、玉米機收損失監測調查,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力爭把損失情況底數摸清,真正以監測調查促進減損工作落到實處。”自治區農牧廳農牧業機械化管理局局長徐大偉說。(記者 韓雪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