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巴彥淖爾

稻草方格讓流沙無處遁逃

2023年11月02日09:3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身處沙漠,你會想到什麼?

  是“大漠空高塵不飛”?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然而,你可曾想到,沙漠不僅侵蝕大片土地,還讓百姓飽受沙災侵擾。

  金秋時節,走進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太陽廟農場,在一片片高聳的沙丘上,工人們分工有序、動作熟練地將稻草在沙丘表面扎設成1.2米方格形狀,扎設深度10-20厘米,形成網狀結構,連成一片,蔚為壯觀。

  “這些稻草方格,僅僅是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杭錦后旗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的一小部分。過去,這裡是成片的沙漠。如今隨著項目的實施,已完成1000多畝的固沙草方格。”杭錦后旗林草局副局長賀鵬談及眼前這片沙漠,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般滿眼欣慰。

  杭錦后旗地處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過去由於氣候變化,境內的黃沙動輒遮天蔽日,侵襲田地,掩埋村庄,曾嚴重威脅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遇上刮大風,房子的牆能被埋住1米多高。”杭錦后旗雙廟鎮太榮村村民楊生金回憶,“早起一推門,推不動,沙子把門堵了。沙丘齊牆高,順著沙子就上房頂了。”這是當地惡劣環境的真實寫照。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杭錦后旗組織村民和干部義務治沙造林、實施“三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以及烏蘭布和沙漠邊緣治理工程,形成曲線長48公裡、寬300米左右的防沙治沙鎖邊林帶,有效阻止了沙漠東侵,保護了農田和村庄。近幾年,通過實施螞蟻森林、規模化防沙治沙等工程,已經治理沙漠11.6萬畝。

  今年9月,杭錦后旗全面啟動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將9個鎮和太陽廟農場全部納入“三北”工程規劃實施范圍,通過工程固沙、人工造林和取沙騰地等方式,預計2年內將2700畝套區零星沙丘全部消滅,到2030年完成生態綜合治理34.26萬畝,沙區林草綜合覆被率達到50%以上。

  “稻草方格治沙法,植樹是關鍵。”賀鵬一邊示范一邊向記者解釋,“這1.2米的稻草方格是工人用鐵锨把稻草牢牢扎進沙裡做成的,可有效減弱地面起沙風速,這是機械固沙。在稻草方格裡栽植梭梭、檸條等成活率能達85%以上,這是最主要的、長久的生物固沙方式。”

  在太陽廟農場另一片沙區極目遠眺,連片的人工梭梭林長勢喜人,沿著烏蘭布和沙漠綿延而去,煥發出勃勃生機。現場,60歲的農場工人丁瑞蘭手持水管,在每顆梭梭四周沖出4個沙洞,再由村民配合在樹旁鑽出1米深的沙穴,然后撒入肉蓯蓉種子。

  “這兩年變化太大了,栽種的梭梭林不斷擴大,形成一道綠色生態屏障,使流沙得到控制,生態環境質量和沙地生態系統明顯改善。”丁瑞蘭感慨地說。

  種下去,還得養起來。賀鵬說:“生態系統支撐著一方民生。一棵成年梭梭能固定10平方米的沙地,壽命可達百年以上。同時,肉蓯蓉、檸條等沙生植物可獲得可觀的經濟價值,每畝收入1000—2000元。”

  有綠色就有希望,有產業就有未來。截至目前,杭錦后旗累計人工種植紅柳2.4萬畝、梭梭11.6萬畝,接種肉蓯蓉1.6萬畝,昔日的茫茫沙海正在變得滿目蔥蘢。

  “風沙小了,沙區更綠了,也更美了。紅柳、檸條、梭梭越來越多,我們走上了一條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致富路。”望著親手栽種的梭梭林,丁瑞蘭滿懷期望。(記者 薛來 梅剛 參薩爾 圖古斯畢力格 薄金鳳 見習記者 高輝)

  (巴彥淖爾日報記者 周悅 杭錦后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於廈 藺鑫 王懿哲參與採訪)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