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一棵菜串起一條產業鏈

2023年10月30日08:5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寒露剛過,走進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萬畝露地蔬菜種植基地,2000畝西藍花地裡,人們正在進行第二茬採收,田野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通過對西藍花種子進行研發,在周邊地區率先實現兩茬種植,每畝能產6000斤,畝均增產30%以上,畝均純收入在7000元左右,口感較傳統品種更優。”基地負責人王春明告訴記者。

  聚焦“育種”這個核心,和林縣依托“京蒙協作”平台,與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共建內蒙古冷涼蔬菜試驗站,組建4個國家級團隊,對8大類、200多個品種進行試驗種植、性狀比對,甘藍、胡蘿卜、西藍花等4個品種已進入大田種植。

  “種好‘菜園子’,才能拎穩‘菜籃子’。”在和林縣農牧局局長雲月清看來,“良種、加工、銷售缺一不可。”

  近年來,和林縣依托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種源創新為重點,推進蔬菜育、繁、加、銷一體化發展,實現從育種、種植、採收、倉儲、冷鏈物流、深度加工到交易集散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一棵菜“鏈”起一個產業。

  以乳業開發區為主戰場,發揮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聚效應,一批可操作、可落地、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和林格爾。

  在西南部產糧產菜大鄉——舍必崖鄉,引進食全食美公司投資建設產地收儲加工項目,11月建成投用后,將加工儲存蔬菜1萬噸。

  在東北部產業聚集區——乳業開發區,規劃建設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園,由國有公司建設標准化廠房和保鮮庫等設施,2024年建成投用后,年加工蔬菜6萬噸。

  2023年,和林縣7個鄉鎮26個行政村種植露地蔬菜14個品種2萬多畝,其中新增面積1.1萬畝,培育蔬菜種植新型經營主體20余家、種植大戶30余戶。

  靠著蔬菜產業,村民們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在和林縣城關鎮露地蔬菜生產加工車間,從田間地頭剛下來的新蔥,一捆捆運至這裡,村民張存娃正在進行大蔥吹皮。

  “我60多歲了,腿腳不方便,外出務工有困難,干吹皮的活比較省力,一天能掙150多元。”張存娃一臉滿足地整理著吹皮后干干淨淨的大蔥。

  和張存娃一樣,還有不少村民就近就業,分布在打捆、包裝、擠壓、切割等流水線上,日工資平均達180元。

  因地制宜、因產制宜建立“租金+薪金+股金”“股份式”利益聯結機制,和林縣鼓勵農戶流轉土地,整合閑置院落、邊角地,集中土地資源,推進露地蔬菜規模化連片發展,支持農民、集體以土地或其他資產入股,結合流轉土地、務工就業、合作種植等方式,形成了企業與農戶之間“股份式”利益聯結機制,推動飼草、蔬菜產業擴量提質,帶動5000余人分享蔬菜產業鏈增值效益,把農民牢牢吸附在菜產業鏈條上。

  “我們將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托穩首府‘菜籃子’的重要舉措,打造呼包鄂乃至京津冀地區優質蔬菜供應地,試驗示范輻射中西部地區,為首府打造千億級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集群貢獻力量,打響我縣農畜產品品牌‘和林蒙鮮’。”和林縣副縣長趙劍青說,“到2025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將達到8萬畝。”(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張曉琴)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