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錫林郭勒

“國家的孩子”與非遺的不解之緣

2023年10月27日09:0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國家的孩子”們在創作愛邊護邊題材大型氈繡。

  “我從小就喜歡氈繡,這不退休以后和姐妹們一起繡,感覺很開心。”

  走進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傳統工藝工作站,幾名身著艷麗民族服飾,胸前佩戴著閃亮黨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徽章的“國家的孩子”圍坐在一起,一針一線刺繡著大型氈繡作品《愛邊固邊守邊 筑牢祖國邊疆安全穩定屏障》。

  今年66歲的新圖亞是1958年從安徽送到蘇尼特草原來的“國家的孩子”,她一邊嫻熟地縫制,一邊和記者講起她與民族氈繡的不解之緣。

  兒時的一天,母親正在蒙古包裡做著氈繡,好奇的她看到一件件美麗的刺繡成品,從此深深迷上民族氈繡。

  “阿拉騰花,快來幫我看看我這幾針繡得好不好?要是不好,我拆了重繡。這繡的可是我們的戰士愛邊戍邊的故事,我可不能有一點馬虎。”

  說罷,“國家的孩子”阿拉騰花慢慢挪動到新圖亞旁邊坐下,透過鼻梁上的老花鏡,細細端詳著,幫新圖亞認真地改了幾針。

  阿拉騰花也是一名“國家的孩子”,作為一名黨員,她不僅有著崇高的理想,還有著對這片草原濃濃的深情。2017年6月,退休后從事民族刺繡工作10年的阿拉騰花被授予蘇尼特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項目中華民族刺繡代表性旗級傳承人,這不僅讓她自豪,更激發了她埋頭創制氈繡作品的信心。

  雖然眼花了,背駝了,但依然無法阻擋她對刺繡的熱愛。

  “雖然我沒有出生在這片草原上,但我是草原額吉和阿爸養大的孩子,能夠在我有生之年用一己之力為我的家鄉做點事,是我的榮幸,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要把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代傳承下去。”阿拉騰花有些激動地說。

  這幅長7米,寬2米,使用民族傳統技法刺繡的大型氈繡是由新圖亞、阿拉騰花等11位“國家的孩子”共同制作的,她們中有4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些年,她們參與刺繡的各類氈繡新穎別致,讓人過目難忘。

  懸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展廳的大型氈繡作品《一葉紅船映初心》,引人駐足。這幅由該旗8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工繡制的氈繡,是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表達草原人民對黨和祖國的熱愛及祝福而繡制的。以“南湖紅船”為主題,長5米、高2米,採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氈繡技藝,以氈為紙,以針為筆,以線代墨,搭配30余種顏色,累計300多萬針刺繡而成。

  “我們館裡像這種特色氈繡作品還有很多,目前共收錄了包含傳統體育競技類、傳統美術類、技藝類、民間文學類、傳統音樂類、傳統醫藥類、民俗類在內的七大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加強宣傳推廣,展示保護成果。同時,開展對外合作交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蘇尼特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迎春說。

  “看我把這個戰士繡得像不像真的?”傳統工藝工作站裡歡聲笑語,絨絨的駝毛線繡出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馨,一針一線間穿梭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綿延與傳承。(記者 巴依斯古楞 見習記者 朱媛麗)

  (蘇尼特左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那鬆圖 參與採訪)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