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千年“中國豆”引發的時代文化脈動

——農耕文化系列報道之三

2023年09月27日07:5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金秋,蒼茫的呼倫貝爾大地,一望無際的大豆田裡,粒粒金黃飽滿的豆子,沉甸甸仿佛在講述一段深沉厚重的歷史佳話。

微風輕拂,豆農們放下手中的活計,捧起一串串宛如金色“鈴鐺”的豆莢笑得合不攏嘴,大型農機具已經備好,隻等收獲時刻的到來。

又是一年豐收季,“豆”花香裡說豐年。這裡,是大豆的起源地之一,內蒙古﹔這裡,是大豆產量居中國之首的旗縣,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數千年來,從內蒙古出發,小小大豆“走南闖北”、縱橫古今,書寫了歷史、驚艷了世界,承載著中國古老農耕文明,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今天,它又將肩負起新的時代使命,要讓深藏其中的中華文化“基因”,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戎菽“南渡” 文化長河裡的耀眼亮色

2009年4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時,一種呈長橢圓形,背圓鼓、腹微凹的碳化植物進入考古人員的視野——這是135粒碳化大豆。

在二道井子這個具有高度發達農業經濟的遺址中,百余粒大豆在同時出土的25萬余粒碳化植物種子中並不顯眼,但意義卻十分重大。它們將內蒙古大豆的歷史,提前到了距今4000-3500年前。

大豆起源,眾說紛紜。但考古發掘有力証明:內蒙古是大豆的起源地之一,毋庸置疑。

大豆是怎樣在內蒙古起源的呢?

古老的西拉木倫河,橫貫赤峰市北部,與南側的老哈河匯合為西遼河,紅山文化等富有生機、極具創造力的優秀文化便誕生於此。

在這片土地上,從8500年前開始,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系統依次經歷了小河西文化的孕育期、興隆窪文化的形成期、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早期的發展期、紅山文化中晚期的成熟期、小河沿文化的過渡期后,最終在夏家店下層文化迎來鼎盛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國祥研究員認為,正是發達的旱作農業經濟,推動了夏家店下層文化崛起,成為中國東北地區早期青銅時代一支強勢的考古學文化。

站在規模宏偉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旁,翻閱一頁頁史書,一種撥開重重歷史迷霧的時空縱深感油然而生。

大豆,古稱之為“菽”。《管子·戒》記載:“(齊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布之天下”。意思是,齊桓公帶領軍隊向北討伐山戎時,得到了冬蔥與戎菽這兩種物種,回到中原后將之推廣。“戎菽”原產於山戎地區,也就是今天內蒙古赤峰夏家店一帶。

可以想見,在這片華夏農耕文化濫觴之地,大豆這種作物經過一代代先民的精心栽培與繁育,最終在數千年后的春秋時期迎來齊桓公的軍隊,由此“南渡”至中原大地。

“中原有菽,庶民採之”“歲聿雲莫,採蕭獲菽”“黍稷重穋,禾麻菽麥”……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多處關於大豆的描寫。

戎菽出北疆,豆香萬裡飄。幾千年來,大豆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也被深深“植入”到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許多耳熟能詳的著名詩歌裡都會發現它的身影:曹植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辛棄疾的“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縱觀中國文學史,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豆這種形味均極其質朴的農作物,卻成為文化長河裡一抹耀眼的亮色。這是源自內蒙古的戎菽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大豆“北移” 時空變遷中把根留住

流傳數千年的大豆,在中國經歷了從野生到栽培、主食到副食、區域種植到廣泛種植的歷史變遷,並從2000年前開始流傳至世界的各個角落。現在,“中國豆”已躋身全球重要農作物之列,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之一。

然而,源自中國的大豆,在當今卻面臨前所未有新挑戰。

曾經,我國大豆的種植面積、總產均居世界首位,但由於種種原因近年來大豆面積不斷縮小,需求卻井噴式增長,中國從大豆的淨出口國變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

產業是基礎,文化是靈魂。為保障糧食安全,留住文化之根,我國正千方百計擴種大豆、提高大豆產能。

2022年,中國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取得可觀成效,自給率顯著提升。其中,2022年,內蒙古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833.1萬畝,產量245.5萬噸,單產133.9公斤/畝,面積、總產、單產均創歷史新高,為拎穩中國人的“油瓶子”作出突出貢獻。

擴種之路並不盲目,要符合自然規律。氣象學專家發現,近30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內蒙古大豆種植帶向北移動了101公裡,最北端已到達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

大豆喜溫耐涼,種植帶“北移”意味著原來不能種植大豆的地方可以種植了,原先隻能種植早熟品種的地方可以種植中熟甚至晚熟品種,這與大豆擴種行動不謀而合。

來自內蒙古農業部門的消息顯示,順應並充分利用大豆種植帶“北移”帶來的諸多利好,內蒙古正在科技、品種、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發力,力求在擴種之路上做好“北移”這篇大文章。

脈動千年 靜水深流孕育變革與新生

回望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大豆等農作物所代表的更多是“靜水深流”——它傳承千載連綿不絕、靈動變化姿態萬千、傳播久遠開放外向,這就是大豆的品德,理應被更好地梳理、傳承、發揚光大。

大豆,源自內蒙古。如今,內蒙古依然是我國重要的大豆生產基地,面積和總產約佔全國大豆面積和總產的12%,均居全國第二位。

今天,跨越千年、馳騁萬裡的大豆,在北疆展現出怎樣的文化圖景?

被譽為“大豆之鄉”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從19世紀中葉開始就大面積種植大豆。通過百余年的歷史積澱,如今在莫旗,大豆已不僅僅是最重要的農產品,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豆文化。

莫旗依托大豆開發了農家樂、鄉村游等旅游項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文旅融合。同時通過豐收節等節日,發掘大豆價值,弘揚農耕文化。

“希望大家能親自到大豆田裡看看,來感受一下我們的大豆文化!”尼爾基鎮西博榮村農民沃梅說。最近,沃梅參加了莫旗的“豆地租”智慧農業項目,來自北京的消費者認領了她家的綠色有機大豆田。讓家鄉的大豆文化被更多人所知,是她的最大願望。

大豆“變幻萬千”,可以制成豆芽、豆油、豆醬、豆漿、豆腐等品類繁多的豆制品,精湛的制作工藝從我國明清時期開始興起,流傳至今已成為重要文化遺產。放眼內蒙古,這些流傳久遠、散落民間的傳統技藝,紛紛被各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得到官方認証,大豆文化正在以各種形式被發揚光大。

大豆搖鈴千裡金!收獲的九月,越來越多人走進北疆“大豆之鄉”,近距離觸摸來自歷史深處的文化脈動。在新時代,作為大豆的起源與勃發之地,內蒙古大豆的文化價值將被更深入地挖掘和弘揚,古老的農耕文化也將迎來變革與新生,綻放更加絢爛的華彩。(記者 許曉嵐)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