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一株逆襲“野草”帶來的百萬畝稻香

——農耕文化系列報道之二

2023年09月23日09:1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又是一年豐收季,又是一個醉人秋。時下,興安盟百萬畝稻浪飄香,經過近半年充足陽光和雨水的哺育,顆粒飽滿的水稻已經沉澱出成熟的本色。

1.2萬年的馴化成就

稻米在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全世界的主要食物之一。“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凝結著中華兒女的智慧和汗水,映照著中華文化的萬千氣象。

中華大地上的古人對水稻一點兒都不陌生。早在一萬多年前,水稻就得到了長江流域先民們的青睞。沿著長江一路向東,在中游的湖南省道縣玉蟾岩,幾粒碳化的稻殼和稻谷,在距今1.2萬多年前的遺址中被發現,后被証實是普通野稻向栽培初期演化的原始古栽培稻類型﹔在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再次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

漫長歷史演變,先民們不斷對野生稻進行篩選和栽培,它的生物特性和形態特征隨之改變,終於成為適宜人類食用的栽培稻。我國特有的稻作農業體系也逐步形成,包括水田耕種技術、節氣和歷法、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粒食習慣,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結構、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帝國開始,到北宋王朝建立的公元960年,小麥一直充當著中華糧倉裡的主角。這一時期,尤其是經歷兩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紛亂,隨著人口大量南遷和不斷增長,小麥已經無力養活當時的民眾。關鍵時刻,適應能力和產量超強的佔城稻站了出來,奪取了“霸主地位”。北宋初年,佔城稻被泉州商人從東南亞帶到了福建等地廣為種植,直接刺激了兩宋時期人口的大爆炸。佔城稻,讓中國人口數量首次突破了1億大關,然后便進入了緩慢的增長期,直到明末清初,農耕區的人口基本上維持在宋朝的水平。

北緯46°的水稻傳奇

“稻花香裡說豐年”,絕不是南方長江流域才有的畫面。在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東,以及內蒙古東北部等北方地區,同樣有久久的稻作歷史。地處北緯46°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世界公認的寒地水稻黃金帶的興安盟就是其中代表。

這裡擁有純淨無污染的天然河流水源和有機質含量高的黑色土壤,是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也是中國重要的稻米生產基地。100多年前,稻米種植產業來到塞北草原,與這裡的碧水藍天和特殊草原生態氣候相適應,通過近百年種植馴化,繁衍成為獨具特色的“草原稻米”。

興安盟種植水稻的歷史,也可以說是一個東北地區的朝鮮族習俗逐漸融入草原民族民俗的歷史佳話。

時間回溯到1885年。因烏蘭浩特市三合村河流較多、水源充足、宜開發水田,第十二世扎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烏泰自遼陽遷50戶朝鮮族人至原札薩克圖旗所在地——三河屯。從此,勤勞智慧的朝鮮族人民開荒引水,胼手胝足,精耕細作,開創了三河村水稻栽培歷史的新篇章。

“一開始村裡隻有朝鮮族村民種植水稻,后來其他民族群眾也不斷加入進來,因地制宜發展水稻種植,村裡的朝鮮族群眾無私地將選種、插秧等水稻種植技術傳授給其他村民,各族村民在一起耕耘收獲。”三合村黨支部書記許忠峰驕傲地說,130多年來,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發展水稻產業,現在全村水稻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萬畝,已經成為興安盟有名的水稻之鄉。

綽爾河是興安盟扎賚特旗的母親河,也是扎賚特旗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的發源地。在扎賚特旗綽爾河農耕博物館,收藏著2000余件上世紀50—70年代本地農民使用過的傳統農具和生活用具,它們無聲講述著綽爾河流域稻作文化的發展故事。

“扎賚特旗是興安盟水稻生產主產區,我們在展廳內以‘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為主線,收集本地農民使用過的生產工具,想集中反映綽爾河流域水稻生產的發展過程,這既是農耕歷史的再現,更是飲水思源的深刻回憶。”扎賚特旗好力保鎮宣傳委員趙艷紅介紹說。

物資匱乏的年代,能吃上一碗油汪汪、香噴噴的大米飯,曾經是扎賚特旗農牧和科學技術局農業推廣研究員劉復偉心底最甘甜、幸福的夢想。劉復偉所說的大米,就是綽爾河水澆灌出的稻米。在上世紀70年代,綽爾河岸邊朝鮮族村屯是當時扎賚特旗唯一的水稻種植區,那時的“興安盟大米”就憑借其高品質開始嶄露頭角、走出“深閨”。

扎賚特旗音德爾鎮綽勒銀珠米業的“當家人”朴成奎,是有名的全國種糧大戶。他在綽爾河畔長大,看著家中祖輩種植水稻,對水稻種植有著特殊的“優糧”情懷。從傳統單打獨斗的水稻種植,到成立合作社抱團發展,再到成立稻米加工廠,形成產、加、銷產業鏈條,朴成奎說,他見証了興安盟水稻產業發展的歷程。

如今,興安盟把水稻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實現產業振興的優勢支柱產業,在扎賚特旗建成了以水稻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區第一。

180億元的品牌估值

淘洗歷史、糅合時光,無法復制的區域優勢、良好的生態環境、科學的種植方法造就了興安盟大米的獨特品質,成為當地的支柱產品,養育著一方勞動者,也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餐桌。

“‘興安盟大米’最大特點是香、糯、甜,口感鬆軟順滑,自帶清新稻香味,家人吃了都說好。”家住包頭市的陳玉清品嘗過一次興安盟大米后,就成了其忠實“粉絲”。

高品質大米的誕生,有“地利”的優勢,也蘊含著“人和”的因素。耕種模式的匠心獨運,滋養出興安盟大米的一世香名。

近年來,興安盟通過品牌培育與產業化經營,打造“興安盟大米”品牌,2015年“興安盟大米”地理標志証明商標認証成功,並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十大好吃米飯”“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市場新銳品牌”等多個國家級稱號,品牌估值超過180億元。如今,“興安盟大米”已成為“東北上游 淨產好米”的典型代表,成為興安盟農業的“金名片”。

從長江流域一株逆襲的“野草”,到草原生態“味稻”香飄四方,水稻的身姿如江水般柔婉,在祖國北疆的黑土地上茁壯生長,帶著一年又一年豐收的希望,扎根於華夏的壯麗山河,為鄉村振興匯聚起磅礡力量。(記者 高敏娜)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