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樂穆吉”老人的幸福生活
今年,錫林郭勒草原雨水豐沛,那達慕盛況空前。
在那達慕會場,記者見到了生活在阿巴嘎旗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們。
“我們隨身攜帶小馬扎,連續3天風雨無阻觀看了那達慕。”
“雖然年齡大了,身體卻比年輕人還硬朗呢,大家是既興奮又激動。”
“我們哈樂穆吉門口就有免費的大巴,直達那達慕會場,怎麼能不來呢……”
老人們身著節日盛裝,面帶微笑,享受著屬於他們的歡樂時光。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著幸福生活帶給他們的快樂。
“哈樂穆吉”系蒙古語,意為“關懷、關愛”。2014年成立至今,“關懷、關愛”是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一直堅持的信念。
關上門,獨享寧靜﹔推開門,鄰裡歡愉。這是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的生活日常,也是阿巴嘎旗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縮影。
總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總投資1.48億元的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不僅是阿巴嘎旗當年著力打造的“民辦公助”養老機構,也是錫林郭勒盟建立的首個解決牧民養老問題,為陪讀老人、半失能和失能老人等提供貼心養老服務的綜合機構。2018年,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被評定為自治區四級養老服務機構。目前,已有150余戶家庭、270余名老人入住其中,在這裡頤養天年。
隨著鄉村振興的不斷發力,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一個為牧民解決養老和進城陪讀需求的綜合服務型場所應運而生。
“我們中心是全區首家嘗試在牧區推行養老服務的試點機構,實際上已構建出一個牧區養老新模式。最大的特色在於養老陪讀。我們不僅解決了牧區老年人養老問題,還讓老年人在養老的同時能為孩子陪讀,從而解決年輕一代高昂的陪讀費用、精力問題。”阿巴嘎旗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鄒艷文發自肺腑地說。
該中心阿佑希老人曾在阿巴嘎旗租房陪讀,自2017年9月入住“哈樂穆吉”后,不僅生活、心靈有了歸宿,熱情的他還當起了中心的“翻譯”,成為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與入住老年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大哥哥”。
“過去,我每年花7000元在旗裡租個小房給孩子陪讀,每年從9月下旬一直租到第二年5月,還得自己買煤燒爐子,不僅花錢多,還不方便。但在‘哈樂穆吉’,一切都變了,不僅無需擔心取暖問題,而且所有設施都電器化。校車從門口經過,隻需支付1元費用。此外,還有5000元備用金,可以用於應急情況。這裡是老人養老的幸福家園,也是兒童學習成長的樂園。”阿佑希老人說。
對於老年人來說,親人團聚和老友相伴是他們最朴素、最渴望的需求。從阿巴嘎旗吉爾嘎郎圖蘇木新寶拉格嘎查轉移進城的牧民那順巴圖老人,多次拒絕兒女們讓她一同住樓房的邀請,今年已經是她在“哈樂穆吉”快樂生活的第8個年頭。
“我今年75歲了,多年獨居,在這裡不僅能和同齡人一起嘮嘮嗑、消除寂寞,而且平常身體有個不舒服的、有需要幫忙的,這裡的工作人員、鄰居們經常過來搭把手,我在這裡住得舒心又高興。感謝黨給了我們今天這麼好的生活!”說著,那順巴圖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不僅承載著一份關懷,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愛。
這裡不僅居住著90多歲高齡的長者、抗美援朝退伍老兵,還有擁有72年黨齡的老黨員。在這裡,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等多民族和諧共處,民族團結一家親。
2014年,老黨員吉仁太老人搬到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迎來了她晚年生活的新篇章。如今,年過九旬的她身體依然硬朗,經常親自下廚做飯、燒茶,還炸果條,自己處理日常生活事務得心應手。吉仁太老人1931年出生,親歷了新中國成立前的艱辛,也親眼見証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創造的希望和幸福。已經92歲高齡的吉仁太老人經常為年輕的黨員們授課。她激動地表示:“這裡對老人們照顧得無微不至,我感到非常滿意。能夠參加這次聚會我感到格外高興。我曾以為這一輩子都會在牧區生活,沒想到到了晚年,還有機會來到城市居住,而且住在樓房裡,並得到如此周到的照顧。我入黨已經72年了,親眼見証了幸福生活是如何一步步奮斗出來的。我們必須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說這番話時,老人的笑聲和眼淚交織在一起,表達了老人們對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生活的滿足之情。(記者 娜仁呼 巴依斯古楞 薩如拉罕 阿魯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