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村留守者撐起一片天空
——記鄂爾多斯市明星志願者協會

日前,鄂爾多斯市明星志願者協會“關愛農村牧區老年人公益旅游”活動拉開帷幕,來自達拉特旗昭君鎮的103位老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這些老人都是6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最大的已經92歲。在志願者的陪同下,大家一起乘坐大巴車,免費到康巴什區、伊金霍洛旗參觀旅游。活動當天,志願者帶老人們依次參觀了鄂爾多斯博物館、成吉思汗廣場、蒙古源流景區、烏蘭活佛府,傍晚時分還在烏蘭木倫湖區廣場觀看了無人機表演和焰火秀。
像這樣的活動,在鄂爾多斯定期定時地舉辦。
“有些困難老人、孤寡老人終日呆在家裡,對於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和渴望,但沒有人幫助他們走出房間,到外面看一看。”鄂爾多斯市明星志願者協會會長李璞說,活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志願者接送老人們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感受鄂爾多斯的發展變化。
在成吉思汗廣場,走在清涼綠色的林蔭道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令人心情舒暢。老人們邊走邊看邊聊天,時不時還拿起手機拍照。志願者們為老人們進行多種服務:上下車攙扶、途中唱歌聊天、景區游覽解說和拍照、就餐時端菜端飯……整整一天的旅游,讓老人們開心快樂。
“桑榆計劃——農村牧區留守老人關愛項目”是鄂爾多斯市明星志願者協會2019年5月發起並實施的項目,主要針對農村牧區65歲以上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開展生活照料和心理關懷服務,每個月定期開展,包括居住環境清潔、代購跑腿、助力秋收、愛心捐贈、義務理發、健康義診、文藝演出、心理咨詢、暖心陪伴及帶領老人周邊游、教老人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等。項目實施至今,已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伊金霍洛旗、達拉特旗的52個鄉村開展關愛留守老人志願服務200多場,服務鄉村留守老人11000人次。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鄉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環境和個人衛生得到了改善,老年人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在服務過程中,協會發現鄉村的留守老人對志願服務的需求太多了,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理發,對他們來說也是很難實現。志願者看到老人們自己剪的頭發坑坑窪窪、長短不一,有不小心自己剪破耳朵的、劃傷脖子的,心疼不已。看到留守老人對志願服務的需求這麼大,2020年,協會便把服務延伸到了伊旗、達旗等旗區的鄉村。
每到秋天,協會便會組織志願者走進鄉村,針對行動不便、身體狀況較差的老人進行助農秋收志願服務。2020年秋天,家住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的武大爺家滿地的玉米沒人收,因為兒子一直帶孫子在北京看病,沒能趕在秋收的時候把玉米收完。眼看著玉米白白丟在地裡,一家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明星志願者協會便火速組織志願者進行助農秋收志願服務,經過整整一天的勞作,20多畝地的玉米和白菜全部被收完。
經過幾年的鄉村志願服務,從2021年開始,明星志願者協會便開始邊服務邊培育鄉村志願服務隊。在達拉特旗昭君鎮羊場村,協會便培育起這樣一支志願小分隊,他們是一群小老人,年齡都是60歲左右。但他們卻是村裡老人的貼心人,哪個老人頭發長了,他們去給理﹔哪個老人生病了,他們去看望﹔哪些老人需要生活物資,他們便到鎮上幫採購。他們用自己的余熱和愛心幫助村裡每一個有需要的人。
2022年,明星志願者協會通過自治區民政廳、市民政局購買服務,開始大規模走進鄉村,服務留守老人,讓老人們也切實感受到政府對農村老人的關心。一位參加過協會組織的周邊游活動的90歲老人說,“如果不是這些志願者娃娃,這輩子也沒機會來這些地方”,聽到這話,志願者們也感到組織這樣的活動特別有意義。(記者 王玉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