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唱”響產業發展增收曲

初秋,凌晨3點多,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得力其爾鄉得力其爾村白鵝養殖基地“嘎嘎嘎”的鵝叫聲此起彼伏。隨著基地負責人李桂財的一聲令下,工人們七手八腳地將大鵝趕出大棚,開始裝車。
“曉靜,你帶幾位女同志把大棚裡的大鵝都趕到這個過道裡﹔你們幾個男同志負責裝車並點好數,一個籠子裡裝5隻大鵝……”得強白鵝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桂財在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工人們,一直忙到早上9點多,直至最后一隻大鵝裝上車。
“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從2020年開始,在旗委組織部助力鄉村振興項目的支持下,我們開始養殖大鵝,去年我們村掙了40多萬元,今年還沒細算,肯定也很好。現在,不僅我們村產業壯大了,還為我們村裡的百姓在家門口提供了就業崗位,像管理大鵝的曉靜,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李桂財高興地說著村集體產業發展情況。
2020年以前,得力其爾村的村集體產業一直是零。該村河溪縱橫、水草豐美,是大鵝養殖的良選之地。為了扎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得力其爾村因地制宜發展大鵝養殖產業,經過3年多的努力,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擁有養殖大棚、冷庫等近百萬元的固定資產和幾十萬元流動資金。
得力其爾鄉人大主席徐佔豐介紹:“今年,全鄉9個合作社養殖大鵝8萬隻,帶領農戶養殖10萬余隻,實現了孵化、育雛、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已經成功申請了阿榮旗白鵝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識,阿榮旗白鵝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與喜愛,每年成功為全鄉創收百余萬元,為全鄉養殖戶增加近百萬元的收入。”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在阿榮旗,像得力其爾村這樣的村集體產業並不是唯一,它只是全旗著力壯大村集體經濟,以強大的村集體經濟打通鄉村振興之路的一個縮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多年來,阿榮旗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方式,通過支部引領、項目扶持、技術支持等多種方式開啟了村集體產業的發展,同時,合作社每年定期向村集體上交利潤分成。預計今年年底,全旗6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將實現20萬元以上。
現如今,阿榮旗各鄉鎮產業壯、群眾富、支部強,基層黨支部的核心作用更加凸顯,各村將集體經濟的收入用於修路、綠化美化、救助困難群眾等公益事業,真正實現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記者 李玉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