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中小學可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
2023年09月06日09:0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近日,自治區教育廳、發改委、科技廳、民政廳、財政廳、文旅廳、市場監管局、體育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實施方案》,進一步拓寬課后服務渠道,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
實施方案共7部分,分別對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體育類、文化藝術類、科技類等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遴選、日常管理、動態調整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等進行規范。確定科學育人、公益屬性、雙層遴選、動態管理的遴選原則,從辦學資質、人員、課程、材料、信譽等方面規定了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基本條件。同時對遴選程序、探索建立健全評估和退出機制及加強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確要求。
在辦學資質方面,要求非學科機構須獲得主管部門的辦學許可,且已納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監管﹔在從業人員方面,非學科機構應當符合國家和自治區關於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在信譽實力方面,非學科機構不存在違規使用資金、抽逃資金、拖欠教職工工資等情形,不存在被通報批評或行政處罰等情形,辦學資金充足穩定﹔在培訓課程和培訓內容方面,亦有嚴格的規范要求。
實施方案要求,各地要嚴格按程序遴選非學科機構“白名單”,學校要按程序招選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項目,最后簽訂服務合同。引進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引進機構所需費用按規定納入當地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確需另行收取費用的,要納入代收費管理。引進費用標准要通過招標等競爭性方式確定,並要明顯低於培訓機構在校外提供同質培訓服務的收費標准。課后服務代收費嚴格遵循學生或學生家長自願的原則,並建立事前告知制度,經家長同意后方可實施。要傾斜支持薄弱學校、農村學校,並結合實際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減免收費。(記者 劉志賢)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