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連續4年超額完成黑土地保護性耕作任務
2023年09月05日08:4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2023年,內蒙古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1936.4萬畝,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1920萬畝年度目標任務。據統計,2020-2023年內蒙古落實中央財政作業補助資金20.5億元,在東部四盟市34個實施保護性耕作旗縣累計實施5289.8萬畝次,連續4年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任務。
在深入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中,自治區農牧廳早部署、早啟動,按照“穩步擴面、質量為先”原則,建立定期調度機制,督促各地落實免耕播種機1.3萬余台、實施主體7358個。其還在強化技術規范應用上發力,印發《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指引》《關於發布內蒙古自治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的通知》等文件,向社會發布“扎賚特模式”“額爾古納模式”等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模式。
同時,該廳充分發揮整體推進縣和高標准應用基地示范引領作用,創建整體推進縣9個,打造縣、鄉、村級高標准應用基地160個。自治區農牧廳還強化服務指導,先后10余次派出專家組赴高標准應用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對落實地塊、秸稈覆蓋、機具保障、作業質量、基地建設、效果監測等工作進行實地踏查。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導向作用,推動新購置高性能免耕機3626台。
據了解,保護性耕作是一項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稈覆蓋的情況下進行免(少)耕播種,具有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節本增效、減少秸稈焚燒等作用。(記者 韓雪茹)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內蒙古連續4年超額完成黑土地保護性耕作任務
- 2023年,內蒙古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1936.4萬畝,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1920萬畝年度目標任務。據統計,2020-2023年內蒙古落實中央財政作業補助資金20.5億元,在東部四盟市34個實施保護性耕作旗縣累計實施5289.8萬畝次,連續4年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任務。…
- 示范課助力師生提升國通語應用能力
- “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老黨員把村民都送到了橋對面,卻犧牲了自己,這就像是一座跨越死亡的生命橋,是不是?” “老師,也可以叫危難時刻為村民搶得生機的希望橋!” 新學期伊始,在赤峰新城蒙古族實驗小學4年級1班,語文老師寶樂聲情並茂地講述著課本《橋》的內容,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們的注意力自始至終被牢牢吸引。互動環節,看著同學們高高舉起小手搶答,寶樂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她說:“我們與張艷紅等支教老師一起打造的這幾節示范課,深受孩子們喜歡,今天也給我班學生講了講,沒想到他們理解了文章內容,對橋的認識還這麼深刻!” 寶樂口中所說的張艷紅,是赤峰二中國際實驗學校的語文教師。…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