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民政廳:聚焦“三基” 扎實辦好民生實事

“真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我就領上了低保金。”近日,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65歲的獨居老人蘇乙拉圖說。
蘇乙拉圖因患病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當地民政部門通過急難救助程序,協助老人辦理了低保,讓老人生活看病有所保障。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區民政廳緊盯群眾所需所盼,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和基本社會服務,用心用情用力辦好解民憂、惠民生好事實事,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民政擔當,貢獻民政力量。
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自治區民政廳指導各地民政部門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對37.7萬名脫貧人口和5.4萬名防返貧監測對象實施分類救助。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動發現、聯動風險預警、研判處置等機制,保障161.8萬名低保、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在社會救助領域組織開展“提能爭優、實干惠民”行動,累計排查困難群眾16.4萬人次,為失能、空巢、獨居等老年人提供實物救助19.6萬人次。
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鼓勵引導各盟市在增強城鄉社區服務能力、激活自治活力、創新治理模式等方面積極破題,組織實施城鄉社區治理“2121”工程,安排資金4000余萬元,創建2個市域、10個縣域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創建100個“北疆示范社區”,推動100個城鄉社區完成綜合服務設施達標建設。完善“五社聯動”機制,指導全區各地重點圍繞“老小困殘”、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整合社會資源,為特殊困難群體和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志願服務,打造鄂爾多斯市“一核四化”、呼倫貝爾市“一站一品”、錫林郭勒盟“社工包裹”、阿拉善盟“空巢不空”等典型經驗和優秀品牌項目。引導社會組織立足自身特點和優勢助力鄉村振興,“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平台登記鄉村振興幫扶需求項目220個,社會組織認領幫扶項目108個,提供幫扶資金1541.94萬元。
在基本社會服務方面,鞏固拓展城市“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功能,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全區累計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等設施1685個,社區為老餐廳629個,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3.76萬余戶,建成家庭養老床位7525張。截至8月16日,全區已累計建成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347個、村級養老服務設施4489個,拓展提升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150個。全面啟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全國試點工作,深入推進殯葬領域改革,加快補齊旗縣級殯葬設施空白點。扎實做好殘疾人福利保障工作,為62.5萬名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共3.94億元。(記者 趙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