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農文旅融合點燃鄉村夜經濟

2023年08月11日14:46 |
小字號

鄉村“夜經濟”作為當下正方興未艾的“消費藍海”,是周邊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正在成為村民家門口的“錢袋子”。近年來,為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踔厲推進鄉村振興再結碩果,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攸攸板鎮依托當地旅游資源稟賦,創新發展思路,打造了一批各具“生態野炊、草地露營、文娛匯演、七彩鄉村、特色餐飲、購物休閑”特色的“夜經濟”文旅場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夜購、夜游、夜食、夜演、夜宿”的多元化需求,讓更多人民群眾從家門裡走出來、讓攸攸板鎮夜晚的天空亮起來,也讓夜間消費火起來、讓群眾夜有所看、夜有所樂。

段家窯“夜探”,漫步七彩鄉村

“一家一戶一風景、家家戶戶有產業”,段家窯村深耕農文旅融合發展,因地制宜通過土建、繪畫、配套三大工程,將移民村搖身打造成了網紅涂鴉打卡地。入夜之后,靜謐的村庄被燈光點亮,漫步於村中街道小巷,這裡“一戶一景”,農舍田園與創意彩繪完美交融。在燈光的映襯之下,傳統的與新潮的、靜謐的與夢幻的在夜晚相互交融,極目之下,白日裡五彩斑斕、各具風格的彩繪牆壁烘托出一個恬靜且夢幻的夜晚。眼下段家窯村順應自身發展趨勢以七彩鄉村為推進號,正在著手打造鄉村戶戶有產業、人人有事干的家庭經濟業態。

東烏素圖“夜探”,戲水“幸福泉”

杏福樹下,幸福泉。烏素圖神泉位於呼和浩特北郊,歷史悠久、水質甘洌發甜,周六日驅車前來打水的民眾絡繹不絕。東烏素圖村以神泉景觀為基礎,舊景換新顏打造“杏福樹”下“幸福泉”。夜晚,清流溪水、泉池之上,條帶的燈光交相映照、影影綽綽,小朋友在石階泉邊打水仗、玩水嘻戲,大人們在樹蔭下暢敘家常,走時再打上滿滿一桶甘甜的泉水,著實是青城近郊一個消夏納涼的好地方。今年,烏素圖村黨委以整體提升改造工程為基礎,建設網紅“打卡地”、打響“杏福樹下”新名片,作為其中一隅的幸福泉已成為當下東烏素圖村“種植+觀光+休閑+民宿”多元化鄉村發展模式下必不可少的景觀節點。

露營地“夜食”,寫意“炙烤”盛夏

“新休閑、微度假、慢生活”,截至目前攸攸板鎮轄區內豐富、優質的文旅產品供給不斷優化,涌現了一批像蒙亮星光裡燒烤、奇樂鮮農露營地、鳥鳴澗全紅山庄露營地、雲羨山露營地的沉浸式文旅新業態。烤爐、烤架、烤串、帳篷,在這個夏日的夜晚和家人朋友挑選一塊風景宜人的營地,可以選擇躺在草地上欣賞漫天的繁星、感受吹拂過耳邊的夏日微風,或者選擇在帳篷裡看一場電影,也可以一起圍坐在烤爐旁嘮嘮家常敘敘往事。遠離裡城市的喧囂與擁擠,就在城市邊上的“詩和遠方”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呼市人周末出行放鬆的最佳場所。

一間房“夜市”,縱享夏日“吃吃買買”

“小地攤”助力“大振興”,一間房村夜市坐落在大青山北麓,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夜幕降臨,夜市燈火通明,鐵板魷魚、煎血腸、烤肉、涼皮、卷面皮、烤冷面、冰激凌等各類特色美食琳琅滿目,香氣彌漫在連串的攤位之間,村民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吃燒烤、喝啤酒享受夏日夜晚的習習涼風。滿滿的市井氣息吸引了附近大批群眾走出家門,前來品嘗各種特色小吃,燈光之下呈現了一幅一間房村專屬的“夜經濟”生活畫卷。

莫尼山“夜游”,聆聽《茶道駝鈴》

鄉村夜間旅游以文化為魂,打好“特色牌”尤為重要。莫尼山小鎮借助自身文化、地域特色,圍繞“新夜態”開展新業態,導入更多社交場景,在今夏開啟了莫尼山非遺小鎮夏季文旅季“非遺之夜”。走進“非遺之夜”,在燈光的渲染下、在悠悠駝鈴聲聲中大型非遺情景劇《茶道駝鈴》沉浸式上演,駝隊回鄉、茶路婚禮、莫尼山下、馬頭琴、信天游、安代舞、走西口、二人台、烤全羊儀式,人們在沉浸式地感受多層次非遺體驗的同時還可以去品味沖擊味蕾的烤肉盛宴。夜漸深時,篝火晚會、煙火秀依次上演,煙火空中綻放之際,人們與“駝隊”圍著篝火,跟隨著節奏舞動這場“夏日之約”。今夏,集“夜游、夜食、夜探、夜演、夜購”多位一體的夏季文旅季助推著莫尼山非遺小鎮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

接地氣兒,才能有煙火氣兒。攸攸板鎮鄉村“夜經濟”模式依托鄉村資源點燃了鄉村創業夢,讓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端上了“金飯碗”,助推鎮域經濟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多渠道增收﹔同時“夜經濟”也升騰了小鎮的“煙火氣”,多姿多彩的鄉村“夜生活”讓來到鄉村的人民群眾幸福感倍增,眼下“夜經濟”正在成為照亮鄉村振興之路的新燈火,拉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接下來,攸攸板鎮將進一步整合轄區內“農文旅”資源,變更多“流量”為“留量”,延伸“夜經濟”文旅消費的時間和空間﹔通過打造亮點品牌和“網紅打卡地”,多地開花、多點共燃,激發群眾文旅消費的新活力,繼續推動攸攸板鎮夜間文旅消費體系走向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豐富、業態更加豐富。(藺梓涵)

來源: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委宣傳部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