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告別“大鍋水”“大漫灌”,內蒙古發放首批引黃灌溉用水權確權証書

河套灌區2761張用水証讓澆地用水有了“底線”

2023年08月07日10:0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拿到引黃灌溉用水証以后,農民咋澆地?”回答隻有一句:“把有限的水資源用好。”7月末,隨著2761張《內蒙古河套灌區引黃灌溉用水証》發放完畢,內蒙古河套灌區完成引黃用水確權工作,這也是自治區首批引黃灌溉用水權確權証書,証書的發放,也引發了人們關於“如何灌溉”的思考。

《內蒙古河套灌區引黃灌溉用水証》是國管渠道上開口的直口渠的引黃灌溉用水証明,它將農業用水總量指標分解細化,確權給灌區直口渠涉及的群管組織和行政村,明確農業取用水戶對水資源的使用權利以及節約保護水資源的責任和義務。

本次用水權確權依據各旗縣區水利局分配給各灌域分中心的縣級初始水權,將近5年實際平均用水量均值折減到直口渠,計算並確定確權水量,明確用水証的使用年限、用水指標量等內容。共涉及巴彥淖爾市7個旗縣區、608個行政村,實現灌區農業引黃供水直口渠全覆蓋。

烏拉特前旗新安鎮慶華村最早拿到引黃灌溉用水証。慶華村有8條直口渠,也就有8張用水証,8張用水証全部確權水量加起來為845.52萬立方米,這是全村2.9萬畝耕地澆水量的上限。這意味著,“我交了水費,想咋澆地就咋澆地”的想法行不通了,“大鍋水”“大漫灌”的做法也行不通了。

內蒙古黃河流域水資源匱乏,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89.75億立方米,其中黃河分水58.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含分水)僅為900立方米,為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的41%。為進一步保護好水資源,算好用水“綠色賬”,不再無節制用水,引黃灌溉用水權確權証書的發放讓用水有了“底線”。

“我們不僅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決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把用水戶的思想觀念從過去農業用水的剛性需求轉變到剛性約束上,還要明晰供、用水雙方的主體職責,把用水權總量控制、定額管理抓在手上、落在實處,實現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做到‘有多少湯泡多少饃’。黃河水資源是有限的,用水權確權會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改變灌溉方式。”內蒙古河套灌區水利發展中心辦公室副主任梁勇說。(記者 張慧玲)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