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鏈”動未來,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內蒙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年中透視(二)

2023年07月24日08:5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時值年中,承上啟下。北疆大地繁花似錦,生機勃勃。

烏海經濟開發區低碳產業園,內蒙古華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加緊推進,一條從“煤/石灰石—1,4-丁二醇/聚四氫呋喃—可降解塑料/氨綸”的完整產業鏈條呼之欲出。

鄂爾多斯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隆基綠能電池工廠項目建設現場一片繁忙,這條包含單晶硅棒、硅棒切片、光伏電池、光伏組件生產在內的全產業鏈條備受期待。

延鏈!補鏈!強鏈!內蒙古聚焦8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點產業鏈,“鏈”上發力、“鏈”上攻堅,在提升產業集群發展質效的“新賽道”上奮力馳騁。

瞄准“煤頭化尾” 做大做強煤化工產業鏈

內蒙古煤炭產量約佔全國的1/4、全球的1/8,如果只是一味地在產量上做文章、不在產業上做文章,不把產業鏈拉長、轉化率提高,就不可能改變簡單“挖煤賣煤”的局面。

如何破局?

內蒙古給出答案:瞄准“煤頭化尾”,靠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和延伸細分的好項目撐起轉化增值的新天地。

鄂爾多斯加速構筑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和國家煤制油氣戰略基地。今年,全市計劃實施22個現代煤化工重點項目,總投資超2000億元。上半年新開工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准格爾研發中心項目、煤炭清潔轉化與可再生能源低碳融合工程示范項目和丁二酸酐/PBS降解材料項目等現代煤化工項目,為該市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烏海加快煤化工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全力培育打造煤基新材料產業,引進了一批龍頭企業,煤基新材料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形成了“焦油→瀝青→針狀焦→鋰電池負極材料”“煤焦油→苯酚→吐氏酸→介酸及其下游產品”等多條煤基產業鏈,現代煤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成形起勢。在建的煤基可降解塑料項目全部投產后產能將達到300萬噸,佔全國總產能的40%,實現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

瞄准“煤頭化尾”,促進煤炭由燃料為主向以燃料原料並重轉變,推動煤化工產業鏈向下游延伸,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煤炭精深加工正在全區產業轉型的主旋律中蓬勃發展。

今年上半年,全區煤炭產能持續釋放,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穩居全國第二位,日均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電力生產持續加快,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保持全國首位,累計外送電量達到1388.1億千瓦時,日均外送電量再創新高。

聚焦風光氫儲 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內蒙古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是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發展基地之一。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4.6億千瓦,約佔全國的57%﹔太陽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94億千瓦,約佔全國的21%。內蒙古發展新能源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開發和全產業鏈建設”——在今年年初召開的自治區兩會上,自治區黨委、政府把脈定向:

“現階段新能源發展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風口’,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全產業鏈思維,一手抓新能源開發建設,一手抓裝備制造業發展。”

“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年關過半,內蒙古新能源產業發展成效如何?記者在火熱的新能源項目建設現場找到答案。

庫布其沙漠腹地,全球規模最大的“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馬不停蹄推進。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送電約440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煤約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萬噸,對促進內蒙古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聚焦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內蒙古全力推動新能源加快開發和全產業鏈建設。今年以來,全區上下圍繞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狠抓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加快產業鏈上下游布局,一批強鏈延鏈補鏈的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為全區投資較快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上半年,全區新能源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倍,高於全部投資增速79.5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的貢獻率達到71.9%。風電光伏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全區風力發電投資同比增長60.1%,太陽能發電投資同比增長3.6倍。

尤其是隨著近900個新能源產業投資項目加快落地施工,帶動新能源制造業投資、新能源電力投資分別增長147.4%和95.0%,合計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4.8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的貢獻率達到七成以上。新能源已經成為拉動內蒙古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新引擎。

創新驅動牽引 做大做強稀土新材料產業鏈

2月15日,由自治區政府與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共同建設的國內首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在包頭市成立。

“組建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推動我國稀土新材料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鋼研科技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波表示。

短短4個月后的6月15日,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在北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並成立了專家咨詢委員會,標志著該中心正式進入實體化運營階段。

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對內蒙古做大做強稀土新材料產業鏈具有非凡的意義。

作為稀土產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以服務國家戰略目標、落實和承擔國家科技創新重大戰略任務為重點,加強稀土領域應用基礎,推動稀土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研究,協同推進稀土顛覆性技術創新,搶佔全球稀土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構建和完善國家稀土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對國家稀土產業技術創新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今年以來,內蒙古以創新驅動為牽引,努力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稀土產業發展的“最大增量”,大力發展永磁、拋光、發光、催化和電機、儲氫、特種合金、光學玻璃等稀土新材料及終端應用產業,努力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國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

“當下的包頭,已經集齊了稀土產業發展的各類要素,將用持續的創新投入和成果體現稀土的戰略資源價值,用蓬勃發展的稀土產業打造戰略資源產業高地,到2025年稀土產業將實現產值1000億元。”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銳表示。

錨定提質增效 “鏈”出農畜產品轉化增值新天地

呼和浩特市伊利健康谷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杆基地,18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從牧場的“一滴奶”到消費者手裡的產品隻需要幾個小時。

金玉鋒生物科技大健康產業園生產車間裡,機械轟鳴,一粒粒玉米正經過液化、糖化、發酵、提取等工序,被加工成麥芽糊精、山梨醇等產品。

……

突出特色、做長長板。今年以來,內蒙古錨定由農畜產品產量大區向農牧業產業強區轉變的目標,在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做強做大企業上重點發力。

——定向引進頭部企業和鏈主企業,大力推動玉米、奶業、肉牛、肉羊、羊絨、馬鈴薯、飼草7條農牧業產業鏈建設,帶動農畜產品加工轉化增值增效。新認定自治區龍頭企業149家,自治區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770家。

——以區域品牌為帶動、以企業品牌為主體、以產品品牌為基礎、以“蒙”字標為牽引,大力推進農牧業品牌建設,“蒙”字標已成為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的“代名詞”。錫林郭勒羊肉、呼倫貝爾草原羊肉、科爾沁牛、烏蘭察布馬鈴薯等區域公用品牌聲名遠播。

錨定提質增效目標,內蒙古發掘優勢特色資源,匯聚各類資源要素,聚力農牧業產業鏈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日益壯大,已經培育形成了奶業、玉米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肉牛、肉羊、向日葵、羊絨、馬鈴薯等1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加速發展,持續為內蒙古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今年上半年,全區農牧業生產穩中有增。糧食作物、大豆、油料播種面積均超額完成國家任務。牛肉、羊肉、牛奶等主要畜產品產量均呈兩位數增長,分別較一季度加快2.8個、0.5個和3.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高於規上工業增速6.4個百分點。

7月21至22日,世界蒙商大會在呼和浩特舉行,內蒙古放眼全球布局產業鏈、商業鏈。7月22日,東方甄選內蒙古專場活動火爆開啟,四面八方的人們從直播間了解、購買內蒙古好物,數商興農勢頭正好,內蒙古品牌正在數字化時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配套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扛起建設“兩個基地”光榮使命,“鏈”上發力、“鏈”上攻堅、乘“鏈”而上,內蒙古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策馬奔馳,奔向廣袤未來。(記者 康麗娜 韓雪茹)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