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三綠進京 三資到烏

“京蒙協作”向優勢互補多方共贏邁進

2023年07月21日08:4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近日,位於烏蘭察布市的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喜訊不斷:剛剛過去的6月份已完成7.5億元薯條全年的出口訂單﹔明年與東南亞11億元的薯條訂單已簽訂……

  這家北京公司從2016年落地國家貧困旗縣察右前旗,經過7年的發展,投資從5億元到計劃投資32億元,在一片荒地上建成了國家級馬鈴薯現代產業園﹔休閑薯條、果蔬脆片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中名列前茅,遠銷30個國家和地區,1年產值達40億元。

  該企業董事長劉長安感慨地說:“我們企業的快速發展,可以說是以北京的資金、技術力量喚醒了烏蘭察布沉睡的農產品資源優勢,既是幫扶又是協作,真正實現了企業、農民、地方的三贏!”

  烏蘭察布市轄11個旗縣市區,其中8個旗縣與北京7個區開展結對幫扶協作。近年來,該市把京蒙協作融入落實到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中,不斷健全協作機制,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特別是按照京蒙兩地共建“兩個基地”、自治區要往北京多送綠色產品的要求,及時啟動實施了綠色農畜產品、綠能、綠色算力“三綠進京”以及北京的人才資源、協作資金、社會資本“三資到烏”行動,協作成效有目共睹。

  西出商都縣城20公裡,這裡便是三大頃鄉董家村。該村現有常住人口204戶428人,村內有阿爾泰七台旅游景區及1600畝森林天然氧吧。

  該村按照“支部+公司+村民”的聯營模式,集中新建了3處民宿,並對36家農戶院落進行改造升級,由公司統一簽約,同時與美團、藝選等平台達成協議,通過網上推薦和實體運營等形式,讓鄉村旅游走向市場。

  走進村民趙福家,自來水、電暖氣,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曾因學納入貧困戶的趙福,2018年順利脫貧,2022年家庭總收入達47923多元。

  他老伴郭林利快人快語,她說:“現在我們的生活一點不比城裡差!因有個希森公司,家裡的39畝旱地全部租出去種種薯了,現在還養著46隻肉羊”。

  郭林利口裡的“羊廠”就是京蒙協作資金建設的養殖廠,希森公司就是該縣引進的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自落地以來,公司完成投資12億元,流轉租賃農民土地10萬余畝,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在七台鎮建設3處原種繁育基地,通過各種利益連接機制,周邊農戶流轉土地每年收益24萬多元。

  “張智慧說‘唯有學習,才有好的出路!’王雯婷說‘這次北京之行,讓我有了新的目標’……”7月18日,坐在會議室,崔東光這位“組團式”幫扶來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任校長的北京平谷區職業學校校長,翻開自己的手機,給記者動情地念著高一新入學36位學生七月初與北京平谷職業學校交流訪學的感受,他感慨地說:“這些孩子的話,真讓人感動!”

  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自幫扶后,開展了2+1青藍工程,學校在學校管理、教學質量、隊伍建設和學生的綜合素養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崔東光說:“職業學校首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自驅力。為了培養學生更多技能,鼓勵學生們敢於努力把想象變成現實,我們規劃建成學生非常喜愛的‘創客空間’工作室,開展無人機、3D打印及機器人項目。”

  自中組部發出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號召后,北京各結對區紛紛響應,崔東光式人才是“三資到烏”協作機制強力推進的一個縮影。

  目前,500名北京人才在烏蘭察布工作,包括挂職干部、科技人員、醫生教師,尤其是醫療協作深受群眾歡迎,該市的醫院和北京醫院合作,開展的遠程會診、專家坐診,讓烏蘭察布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2021年以來,該市56家京籍企業落實項目投資近百億元。2021年以來,該市落實京蒙協作資金14億元,實施項目459個,帶動12.3萬農戶增收致富。

  同時,該市實施的“三綠進京”成效顯著。綠色農畜產品進京,通過實施“淨菜進京”行動,向北京銷售28億元的農畜產品。綠能進京,建設了兩個150萬千瓦的風光發電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北京直送93億度綠電﹔建設10萬噸風光制氫項目,“西氫東送”長輸管道已納入國家油氣網規劃,建成后每年可向北京輸送10萬噸綠氫。綠色算力進京,該市有26家大數據中心,已建成2條直通北京的144芯大容量光纖,每年可向北京提供1萬P以上的通用算力服務。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烏蘭察布市正在把這“一步”變為“藍海”!(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