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科爾沁沙地的中國宣言

——內蒙古努力創造防沙治沙新奇跡系列報道之二

2023年07月09日09:1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黨中央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相繼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走出了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中國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如果要選取中國沙地治理的一個切面,那麼我國四大沙地之一的科爾沁沙地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樣本。

仲夏時節,從通遼市科左后旗出發,一路西行,途經通遼市奈曼旗、赤峰市敖漢旗與翁牛特旗,可大致看到科爾沁沙地全貌。

科爾沁沙地橫跨內蒙古、吉林、遼寧3省區。近年來,依托“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公益林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內蒙古不斷加大植樹造林、草原修復和生態保護力度,科爾沁沙地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從黃沙滾滾到綠意濃濃,從風沙肆虐到綠進沙退,科爾沁沙地治理可以說是中國沙地治理的“優等生”。

破冰——造林治沙

“過去沙塵暴一年要刮二三十次,一刮就是兩三天,風起之時,黃沙蔽日。即便門窗緊閉,屋裡也全都是沙土。”回想起過去的情景,通遼市科左后旗林業工作站站長朝克吐記憶深刻。

科左后旗退休教師華維光至今記得2013年夏天在科爾沁沙地拍攝到的一張照片:茫茫沙海中,隻有一棵枯樹。“那種孤獨蒼涼的感覺讓我印象深刻。”華維光說。

通遼市地處科爾沁沙地腹部,沙地面積為4199萬畝,佔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54.1%。這裡曾經一度是全國沙化極度嚴重、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地區之一。無草無樹,鳥獸絕跡,沙起塵飛。

上世紀八十年代,土地沙化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在農村老百姓的心裡,“吃的燒的一般沉”,而沙化嚴重時百姓很難找到燒火柴。奈曼旗大沁他拉鎮常勝村64歲的趙信說:“出了家門抬眼一看全是沙,一眼望不到邊。為了找到柴火,得跑到赤峰市敖漢旗。”

敖漢旗當時的情況也並不樂觀。位於赤峰市東南部的敖漢旗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是京津冀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重要生態屏障。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由於人口劇增、濫墾濫牧,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流動半流動沙地以每年7萬畝的速度遞增,每年有3萬畝良田被洪水沖成河灘、大溝,到1975年,敖漢旗沙化土地面積達259萬畝,水土流失面積達到960萬畝,分別佔全旗總土地面積的20.8%和77.3%,形成了“沙化—水土流失—貧困化”的惡性循環。

當地村民口口流傳的“種一坡,收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的順口溜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

敖漢旗中北部沙區每年翻種幾次才能抓住春苗,玉米、高粱等高產作物根本無法種植。

生態,一定要好起來!多年以來,通遼市與赤峰市持之以恆推進土地荒漠化治理。新一代治沙人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土地荒漠化“開刀”。

為擺脫風沙危害,通遼市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把防沙治沙、保護生態、發展林沙產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

嚴酷的現實,也堅定了赤峰人民根治沙害、防治水土流失的決心和信心。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敖漢旗堅持不懈地開展了大規模的以植樹種草為中心的生態建設大決戰﹔翁牛特旗的“以路治沙”也開啟了序章。

一場防沙治沙的“破冰”行動,由此而始。

攻堅——沙海變綠洲

烈日炎炎的夏日,在翁牛特旗阿浩路旁,44歲的韓麗梅正和工友們在埋稻草沙障。

阿浩路是翁牛特旗以路治沙修建的第13條穿沙公路,沿著這條路可以更深入科爾沁沙地。從高空俯瞰,茫茫沙海都被網格覆蓋,這些網格裡,都栽種了檸條等灌木。

從過去為修路、護路而治沙到現在為治沙而修路,翁牛特旗初步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為沙地綜合治理開出了翁牛特旗“以路治沙”藥方。

結合主要交通干線和穿沙公路,形成沙地公路網,將沙地細化分割成“田字方格”,構建“喬、灌、草”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格局。

截至目前,翁牛特旗累計開通穿沙公路13條,總裡程398.5公裡,沿公路完成沙地治理面積258.1萬畝,累計完成沙地治理面積583萬畝,佔全旗沙地總面積的80.14%,高於科爾沁沙地平均治理率8.6個百分點,成功探索出了“以路治沙”“依路致富”模式,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下定決心攻堅克難的還有敖漢旗。1978-2000年的23年間,敖漢旗實施了“三北”防護林一、二、三期建設工程,完成營造林379.85萬畝,100萬畝農田實現林網化,帶網片、草灌喬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初步形成。

2001-2022年的22年間,繼三北防護林工程之后,敖漢旗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內蒙古高原生態保護和修復、退耕還林、重度楊樹退化林分改造等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累計完成營造林271.85萬畝,進一步遏制了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

“我們在多年防沙治沙生產實踐中,確定了‘喬灌草相結合,以灌草為主﹔造封飛相結合,以封為主’的生態治理方針。總結推廣了生物經濟圈、植物再生沙障、沙漠鎖邊林等多種綜合治沙模式。還大力發展節水高效林業,不斷提高防沙治沙質量和成效。”朝克吐說。

誓叫沙地穿綠衣,2018年,通遼市確定了“北保護、中節水、南治沙”的生態治理戰略,利用3年時間大力實施多項生態恢復保護工程,建成立足東北、面向華北的生態防線。如今,工程建設任務已全部高質量完成,科爾沁沙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為了可以種地和養牛,能夠正常生活,我種了28年的樹。”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包頭嘎查的寶秀蘭說。

種樹的地方沒水,寶秀蘭和丈夫就從五六公裡外的家中運,一桶一桶地澆灌樹苗。遇上風沙天,樹苗被沙子掩埋,或被大風連根拔起,他們就重新挖坑、栽植。1995年至今,寶秀蘭和丈夫綠化了近3萬畝沙地。

與寶秀蘭一樣,為了過上正常的生活,不再沒有柴火燒,趙信在1985年承包了2000畝流動沙地開始種樹。種了死,死了再種,重復地種到都活了為止。他說:“我就是要讓這片沙地不‘留白’。”

科左后旗的張祖旺參與了造林工程施工。從2014年開始,他在木裡圖高速連接線路南第二段2—8公裡處種樟子鬆。近10年來,他所在的施工隊每年都栽種150萬株以上。

如今,在我國北方風沙線上,已經建立起一道多林種多樹種有機結合、喬灌草科學配置的綠色生態屏障。

一棵棵、一叢叢,治沙人用心血汗水把綠色種在沙海裡。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科爾沁沙地變成了綠洲。

破繭——綠富同興

綠意,在科爾沁沙地上流淌。持續向好的生態成就背后,是內蒙古治沙人付出的數十年的艱苦卓絕的努力。茫茫的白沙丘一點點被置換成人工林海,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向好。

隨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試點等重點生態工程實施,內蒙古生態保護和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土地沙化總體實現了從擴展到縮減的歷史性轉變。

在治沙造林過程中,通遼市將造林質量管理貫穿造林過程始終,努力實現造一片、成一片。現在植被多了,生態好了,時不時能看到野雞、狍子等動物。

“今年6月,赤鼻麻鴨在這裡生了6隻鴨寶寶。”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項目區護林員郭力說,“赤鼻麻鴨喜歡用洞穴做窩,上山護林時經常能看見它們利用了獾子的洞,這些赤鼻麻鴨白露后就飛走了。”

沙地的變化,村民感受強烈。敖漢旗億森明珠林果家庭農場的經營者劉波自2007年起開始治沙造林,幾年下來營造楊樹林近800畝。2013年春,劉波夫婦決定造經濟林,發展林果產業治沙致富。

目前,劉波夫婦已擁有薩力巴和四家子兩處產業園區,總面積達到4000畝。已種植沙果、雞心果、龍豐蘋果、寒紅梨等多個優良品種,現已進入盛果期的達到800畝,每畝純收入3000元以上,就近安置50余人就業。2022年,劉波獲評“國家林草鄉土專家”稱號。

依托敖漢旗豐富的林產資源優勢,內蒙古沙漠之花生態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於2003年9月成立。從收購沙棘果到自己種植沙棘樹,目前初步形成了從育苗種植、食品研發、生產加工到銷售服務的沙棘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公司先后榮獲“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作為第三代林業工人,原敖漢旗林業局黨委書記王玉現在是沙漠之花生態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沙棘基地的一名顧問。

1980年王玉在雙井林場任業務組長期間,參加了JK45-50型開溝犁的研制、速生豐產林營造及推廣技術研究及抗旱造林系列技術研究。JK45-50型開溝犁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抗旱造林系列技術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速生豐產林栽培和推廣技術獲赤峰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念好“沙地經”,唱活“林草戲”,翁牛特旗立足生態資源優勢,逐步形成種養結合、油料加工、沙地旅游等多種產業體系:利用林下空間,發展林草、林藥、林菌、林鹿、林鵝等特色種養殖業,全旗林下養殖3.5萬隻,發展林下種植中藥等1.9萬畝﹔全力推動以文冠果、元寶楓為主的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全旗沙地旅游景區每年接待游客近40萬人,創產值3.7億多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爾沁沙地治理,正在“中國道路”上闊步前進,全力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未來,還有更多的“綠徑”等待開拓。(記者 張慧玲 孟和朝魯 李超然)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