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內蒙古:繪就檸條產業發展新版圖

2023年07月04日09:4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檸條平茬專用機械展示。

檸條平茬專用機械展示。

適用於山坡地背負式人工平茬。

適用於山坡地背負式人工平茬。

檸條深加工產品。

檸條深加工產品。

新研發的檸條平茬專用機械刀片。

新研發的檸條平茬專用機械刀片。

檸條種植精品項目區。 檸條平茬專用機械現場演示。

檸條種植精品項目區。 檸條平茬專用機械現場演示。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

  殷殷期許,言猶在耳﹔諄諄囑托,催人奮進。自治區農牧廳聚焦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戰略定位,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要求,聚焦生態化、產業化、社會化、智能化,統籌推進檸條平茬收割、飼用加工融合發展,提高檸條飼用加工轉化利用率,加快建立檸條平茬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檸條飼用加工產業化,促進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檸條作為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的灌木樹種,具有極強的耐寒、耐旱、耐貧瘠特點,同時也是一種優良的木本飼料,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等,是牧區重要的抗旱保畜粗飼料資源。採取間隔循環模式對檸條平茬之后,可以作為優質的飼料原材料,檸條的飼料化利用既可以通過平茬復壯提升退化灌木林的生態功能,也為畜牧業生產開辟了地源型的飼料資源,有利於畜牧業生產節本增效。

  2022年,全區檸條種植面積6229.7萬畝,分布在全區12個盟市90個旗縣。

  小檸條編織大屏障

  “檸條是個寶,既是林又是草,防風固沙保耕地,放牧燒柴做肥料,還是牲口救命草。”這首廣為傳唱的民謠,是對檸條准確的描述。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鄂爾多斯市就推廣以檸條為重點的灌叢草場建設,以此來改善生態,提高草地生產力。在國家重點項目的帶動示范下,廣大農牧民通過種植檸條治理退化沙化草原和改良沙蒿草場的積極性高漲,自發種植的規模逐年遞增。目前,檸條資源保有量達1260萬畝。2019年至2022年,累計完成檸條種植134.6萬畝﹔2020年以來累計完成檸條平茬復壯21萬畝,全市參與檸條加工利用的企業和合作社發展到8家。

  目前,鄂爾多斯草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草原保護建設仍然面臨著嚴峻形勢,處於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同時,庫布其沙漠和毛烏素沙地面積佔全市國土面積的一半左右,沙地植物群落以沙蒿為主,由於沙蒿含有揮發性物質,除駱駝外,其他家畜一般不吃,飼用價值較低,嚴重限制全市絨山羊、細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應發展需要,鄂爾多斯市總結經驗,積極探索,最終制定出《鄂爾多斯市檸條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計劃2023年到2025年每年完成檸條種植100萬畝,每年平茬檸條30萬畝以上,到2025年,全市檸條資源保有面積達到1560萬畝。方案的出台激發了農牧民種植檸條改良沙蒿草場的熱情,推進了天然草原改良和飼草料基地建設,推動了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走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路。

  檸條是豆科錦雞兒屬植物,其生態功能主要是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生態修復,而其生產功能則是草食動物的粗飼料來源,因其富含較高的粗蛋白、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黃酮類、多酚類、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質,能夠促進動物生長,改善肉質。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草畜家畜健康養殖及粗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室的分析數據表明,檸條及其提取物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質400余種,適量攝入對草食家畜具有良好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

  不僅如此,檸條更是在生物燃料、綠色化肥、工業潤滑油等領域擁有巨大潛力。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薛樹媛表示:“目前我國飼料糧的安全問題是進口依存度高,所以要樹立大食物觀,向江河湖海森林要資源、要能量、要蛋白。在對檸條的組分分析時得出,其營養期粗蛋白含量比較高,高於羊草、秸稈等其他植物。可以說,檸條產業是一項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大有可期。”

  烏蘭察布市豐鎮市作為檸條種植大區,檸條飼用加工起步較早、規模較大,孕育出以內蒙古隆順庄農牧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檸條飼用加工企業。2019年,隆順庄農牧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平茬復壯及檸條草粉顆粒之循環經濟”項目已經建成,新購置烘干機、粉碎機等設備,完善了生產鏈條,現年產檸條草粉顆粒達到5萬噸。

  大屏障孕育大產業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在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生態效益?檸條產業的發展正是“一劑良方”,通過打造林、草、畜多元一體立體化生態種養新模式,助推畜牧產業發展,助力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為加快推廣檸條平茬收獲專用機械及改造在用機械,促進檸條產業發展,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自治區農牧廳積極爭取財政資金1000萬元,支持內蒙古一機集團攻克專用機械和刀片質量兩個難題,並將檸條收獲機納入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對購置主體實施單機最高補貼6.5萬元。目前已有7台專用機械順利下線。同時,一機集團已將現有定型檸條平茬收獲專用機械免費投放到試驗示范基地。這不僅豐富了農機種類,打開了銷售新渠道,更是破解了收割難題,清除了檸條產業發展障礙,為內蒙古生態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要想將大資源變為大產業,就要充分利用各類科技支撐平台,推動檸條產品產、學、研聯合攻關,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檸條草粉、草顆粒、發酵飼料、揉絲、原枝等加工技術創新,開發利用多樣化草產品,提高檸條資源化利用率,增加產品附加值。近年來,檸條草粉飼料銷售價格約為1100元/噸,顆粒飼料約為1400元/噸。從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等地區檸條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目前已探索出檸條多樣的應用方式,產生了不錯的經濟效益,這不僅走出了農牧民增收致富路,更是走出了內蒙古生態綠色發展路。

  內蒙古正羊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包頭市達茂旗的一家集新興草類種植、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以生產草顆粒為主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早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研發“檸條牛羊飼草顆粒”產品,並取得了該項目的國家專利証書。該項目以檸條、秸稈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應用於畜牧養殖業綠色環保的生物飼料。目前,年產35萬噸生產線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運營生產,可實現年產3萬噸生物飼料。

  鄂托克旗是鄂爾多斯市最大的牧業旗,其天然草地以溫性荒漠草原為主,“三化”草原面積達1509萬畝,佔比高達61%,生態環境脆弱。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完成土地荒漠化治理任務,鄂托克旗讓檸條扛起大旗,在嚴重退化沙化區進行密植檸條改良,行距控制在70—100厘米,株距控制在50—100厘米,播深不超過3厘米。經過十幾年的實踐,不僅生態被修復,更是讓人們看到了大資源中蘊藏的產業發展潛力。

  大產業積聚大能量

  目前,全區檸條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不僅區內市場無法滿足,全國市場更是需求量巨大。自治區農牧廳始終堅持全鏈條發展理念,聚焦難點、堵點、痛點關鍵環節,大力開發檸條生物飼料,不斷提高企業生產加工能力。定標准、優服務、拓市場,發揮科技攻關作用,提升檸條飼料加工轉化水平,實現“一株檸條”到“一塊好肉”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帶動農牧民在檸條產業的發展中增收致富。

  加大標准化生產推廣。發揮科研院所、高校、龍頭企業等單位科技攻關作用,研究制定適合不同地形條件、收割期的檸條機械化平茬收獲技術規范。完善檸條種植、平茬、飼料加工標准體系,積極推動現有科研成果、企業標准申報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加快產業關鍵環節標准化水平提升。

  加快加工服務體系培育。通過招商引資、本地企業培育等方式,整合各類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資源,集中扶優扶強,培育一批檸條飼料加工龍頭企業,加快提升檸條飼料加工轉化水平。

  加密檸條產銷對接聯系。發揮行業協會和加工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組織養殖龍頭企業、合作社與本地檸條加工主體簽訂產品購銷訂單。推動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檸條交易中心等產銷對接信息平台建設,促進種養有效對接,實現檸條產加銷信息互聯互通,打造林、草、畜多元一體立體化生態種養新模式。

  加強收割加工機械能力提升。聚焦技術模式、工藝路線、適宜區域等因素,配齊適合不同地形條件、不同加工產品的檸條收割、飼料加工機械裝備,加快應用推廣。打造檸條平茬、加工示范樣板基地,加快檸條機械化生產技術普及應用,促進現代畜牧業高質高效發展。

  今年,全區將平茬檸條144.05萬畝,平茬收獲檸條飼料產品30萬噸以上,培育壯大60家檸條飼料化加工企業。到2025年,力爭全區平茬檸條159.5萬畝,平茬收獲檸條飼料產品在40萬噸左右,培育檸條飼料化加工企業達到74家。將檸條大資源變為生態產業、飼草產業、富民產業,內蒙古正在繪就檸條產業發展新版圖。(付桐欣 張朋)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