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搶抓農時 萬象“耕”新

2023年05月09日08:1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那吉屯農牧場有限公司職工在為播種機裝玉米種子,准備開犁播種。記者 李新軍 攝

  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內蒙古蒙苗農業科技育苗基地的工作人員在大棚內查看幼苗生長情況。該基地培育有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幼苗,為播種做准備。記者 孟和朝魯 攝

  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城關鎮,當地農戶利用北斗導航技術種玉米。 楊永旺 攝

  烏蘭浩特市農牧和科技局的技術指導員主動入戶,開展生產技術指導,幫助農民解決農事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圖為技術指導員在幫助農戶育苗。 記者 高敏娜 通訊員 包寶音德力格爾

  通遼市扎魯特旗種植戶正在搬運農資。白敖敏 攝

  在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騰克鎮,莫爾提大豆種養殖專業合作農戶正在檢修保養農機具。 蔣希武 攝

  俯瞰赤峰市喀喇沁旗南台子鄉,肥沃的田野與翠綠的山林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李富 攝

  眼下,內蒙古各地農民搶抓農時,有條不紊地投入到農事生產中,田間地頭、大棚內外一派繁忙景象。

  連日來,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城關鎮廣闊的田野裡,3台智能一體化玉米播種機勻速前行,播種、施肥、鋪設滴灌管、覆膜作業同步進行。城關鎮種植大戶安靈義說﹔“現在我們利用北斗導航技術播種,隻要設置好機具偏移數值等參數后就能直線播種,每粒種子的播種間距、深度相同,不僅確保種子同時出苗、保苗率高,也為將來田間作業提供方便。”近年來,巴彥淖爾市推廣應用北斗導航播種、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實現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從種到收的高效種植、管理。

  立夏過后,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赤峰市等地玉米也已進入播種期。在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那吉屯農牧場有限公司田間,放眼望去,一台台農機穿梭作業,機器轟鳴,一派生機。隨著農機緩緩前行,玉米種子被整齊地播種在田裡。該農牧場實現農作物種植全程機械化作業,採用GPS自動導航定位的駕駛系統進行大面積播種,讓播種更精准、更高效。

  目前,全區已逐步進入播種高峰期,農資儲備、農機准備充足,能夠滿足播種需要。今年內蒙古計劃通過實施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單產提升工程,實現穩面積、提單產,同時整體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大豆生產者補貼標准,降低玉米補貼標准,拉大大豆玉米補貼差額,將大豆、玉米補貼差額由去年的131元/畝拉大至263元/畝,允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再適當拉大補貼差額,引導農民穩定大豆種植。

  近日,中央財政下達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種糧補貼資金100億元。其中,分配內蒙古補貼資金5.7億元,自治區財政已將該項補貼資金下達至各盟市,以進一步調動全區種糧農民積極性。

  新的耕耘已經開始,新的豐收正在孕育。(記者 白雪)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