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赤峰人在家門口實現“賣全球”“買全球”

2023年05月07日09:0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赤峰保稅物流中心已發展成為服務赤峰市和蒙東、冀北、遼西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綜合性對外平台。 記者 黃燕飛 攝

這幾天,赤峰保稅物流中心正緊鑼密鼓地為今年以來開行的第6列中歐班列“赤峰號”集貨,再過一星期左右,這趟班列將從這裡發出。就在4月20日,今年第5列中歐班列“赤峰號”從赤峰保稅物流中心發出,裝載著55個40英尺集裝箱,滿載耐火磚、閥門、二氧化硅等貨物,經由滿洲裡口岸出境,一路奔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全程運行8129公裡。

自今年4月開始,中歐班列“赤峰號”加密頻次,從原來的一月開行一次加密至一月開行兩次。

赤峰商貿服務物流園區管委會投資促進局局長徐研介紹,中歐班列“赤峰號”從赤峰始發,於去年4月6日首發開行,主要出口赤峰市化工、農畜深加工等產品,主要進口糧油、銅精粉等大宗商品。該班列的開行,讓赤峰市成為全區首個同時開通國際無水海運、陸運雙通道的城市,對加速赤峰市產業集聚、提升物流服務環境、打造對外開放全新窗口、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去年底,中歐班列‘赤峰號’以‘鐵路快速通關’模式順利出境,這也是全區首列採用‘鐵路快速通關’模式通關的中歐班列。新模式開啟后,班列可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切實縮短報關、查驗和通關周期,節約通關時間約20個小時,縮短整體運輸時間3-5天,單箱可以節省費用200元以上。”徐研說。

鐵龍飛馳,貨暢其流。如今,越來越多的“赤峰造”商品搭乘著中歐班列“赤峰號”走進了俄羅斯,為“赤峰造”打開新的廣闊市場。目前,中歐班列“赤峰號”已開行13列,進出口貨值達2.4億元人民幣。

一件件商品在赤峰通過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實現了“賣全球”,同時,赤峰市消費者也在赤峰本地實現了“買全球”。

“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海外商品,趁著‘五一’假期,我大包小包囤了不少貨,跨境商品線下體驗中心假日期間有促銷活動,比平時還便宜不少。” 赤峰市民康曉燕興奮地說。

康曉燕提到的跨境商品線下體驗中心,是位於赤峰保稅物流中心內的赤峰市首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商品線下體驗中心。該中心經營著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越南、白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的糧油米面、酒水飲品、糖果、洗化等6000多種商品,消費者可以線上下單,也可以到實體店購物,還可以體驗全程配送的便捷購物模式。

“今年‘五一’假期,我們推出了線下銷售一般貿易產品全場享受會員價活動,同時,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購物需求,新增了部分跨境化妝品品類,客流量明顯增多了,銷售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中國(赤峰)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綜合業務負責人鮑相文說。

4月6日,赤峰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在赤峰保稅物流中心內開通運營,這也是蒙東地區首個集進出口快件通關、倉儲、裝卸、分理、物流信息綜合處理於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快件集散基地。當日,來自巴西的一批國際快件貨品在快件監管中心快速完成查驗,平均每單商品耗時不到1分鐘,貨品裝車后配送至內蒙古各地以及北京和東北地區等自治區埠外消費者手中。

“通過快件監管中心,國際快件可直郵到境內消費者手中,國內商品也可以通過跨境物流直接出口境外。”赤峰東匯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巍說。

赤峰市地處東北和華北地區結合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距離出海口近。赤峰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的開通運營,打通了赤峰經國際航班通往世界的空中貿易通道,實現了“通疆達海”速度更快、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距離更近、企業和個人國際物流成本更低,赤峰人在家門口實現了“賣全球”“買全球”。據介紹,快件監管中心預計全年處理快件200萬件以上,可實現進出口額4億元人民幣。

“賣全球”“買全球”,赤峰市開放的步伐越邁越穩,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作為內蒙古距離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區和資源出海的要道,赤峰市全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泛口岸經濟、臨港經濟,加快謀劃推進連接俄蒙的海鐵聯運大通道,加密中歐班列“赤峰號”開行頻次,帶動外貿資源向赤峰集聚,並依托現有的保稅物流中心,將國外陸運資源和錦州港海運資源在綜合保稅區內加工、轉化和利用,助力內蒙古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記者 李霞 魏那 康麗娜 霍曉慶 呼布琴 黃燕飛 王塔娜 見習記者 肖璐 李雪瑤)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