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預制菜站上“風口”,內蒙古如何做好“這盤菜”?

2023年05月02日08:4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阿爾巴斯山羊肉走進廣東省東莞市,不一樣的“煙火氣”升騰起來。

天然、綠色的阿爾巴斯山羊肉預制菜產品,經過簡單的加工,十分鐘就能輕鬆烹煮出“草原美味”,香味縈繞之中,讓品嘗者不斷發出贊嘆,久久不願離去。

3月24日,在廣東省東莞市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暨首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上,來自鄂托克旗的阿爾巴斯山羊肉分外吸睛。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特產。阿爾巴斯山羊肉被譽為“肉中人參”,味道鮮香,無膻味,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高。以阿爾巴斯山羊肉為主要原料的預制菜,傳承了獨特的烹飪手法,選用真正的原生態食材,既保持了口感也不會流失營養,湯濃肉鮮、食用方便,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目光。

“下一步,我們將推進預制菜產品從原料到產品研發再到生產加工和市場流通銷售的全鏈條發展,讓預制菜產品成為企業的一張嶄新名片。”內蒙古牧之源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孔垂俠說。

預制菜為何成為新“食”尚?“人人輕鬆成大廚”“五分鐘一道菜”“加熱即食”……採用現代化標准集中生產,經預加工的成品或者半成品的預制菜產品,具有即食、即熱、即烹、即配的特點,不僅能夠減少烹飪時間,滿足人們多樣化、便利化、營養化的消費需求,也成為延長農牧業產業鏈、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作為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市場的預制菜,正在開辟新的“黃金賽道”。下一步,內蒙古將充分利用好農畜產品量大質優的優勢,積極布局預制菜產業,讓預制菜成為又一張內蒙古美食名片。

從最初的自熱火鍋、青城羊雜,到熱一下就能吃的烤羊腿、煎牛排,再到德順源燒麥、西貝莜面魚魚……預制菜持續扮演著餐飲市場的“新寵”,傳統“老字號”瞄准時機、紛紛入局,進軍預制菜產業。

“生態優”+“質量優”,讓科沁萬佳的產品火出了“圈”。

從1994年開始,內蒙古科沁萬佳食品有限公司的產品陸續“敲”開了俄羅斯、英國等52個國家及地區的大門,不斷更新的味噌、醬油、醋、黃豆醬、卜留克等美食產品,更是俘獲了越來越多國外消費者的“味蕾”。

“這是出口澳大利亞的香菇味噌湯,這是出口英國的粉狀味噌,這是出口瑞士的瓶裝味噌,這是新推出的‘生態中國’小菜……”在內蒙古萬佳·興安食品文化博物館裡,公司董事長於海龍手拿一瓶瓶包裝精美的產品,興致勃勃地介紹著。

2021年,該公司與江南大學聯合建立江南大學——萬佳食品美味創新研發聯合實驗室,並成立了研發團隊,共同實施卜留克腌制菜品、沙果復合食品、基礎調味料的表征及高端復合調味料研發等3個項目。截至目前,公司已投資近2000萬元建立企業生態工廠,擁有生產預制菜類、季節性沙果產品、即食類食品、外賣小包裝產品等多項功能。味噌燉羊排、酸菜白肉等菜品在電商平台供銷兩旺。

“為了研發卜留克,我們團隊幾乎把國內小菜所有的口味都進行了品嘗和研究,根據企業自身產品的調味優勢,推出了醬香、酸甜、麻辣、酸辣口味,還結合國內餐飲定制趨勢和預制菜的市場需求,研制出調味卜留克,受到不同地域消費者的青睞。下一步,我們將推出用於炒菜的卜留克鮮儲烘干預制菜品的主料。”公司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張春紅說。

預制菜站上“風口”,內蒙古如何做好“這盤菜”?

把優質食材優勢轉化為優質食品優勢,推進傳統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內蒙古全力搶佔預制菜先機。

4月17日,內蒙古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關於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發揮自治區特色優勢,推動傳統菜肴、特色食品運用現代化、標准化流水生產技術,豐富預制菜產品種類。政策加持下,將進一步推動內蒙古預制菜產業發展。

4月28日,自治區農牧廳成立了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展銷中心,專門設置精品預制菜品鑒展銷中心,積極打造一站式預制菜展銷推廣平台,綜合承載預制菜產業展銷、路演、品鑒、推介功能,通過“看展選菜”模式,為個性消費提供平台,為產銷對接搭建“橋梁”。下一步,還將指導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舉辦呼倫貝爾綠色食材預制菜展示大賽、鄂倫春自治旗林下資源開發預制菜大賽、阿爾山特色食材預制菜展示。同時,與相關部門制定有關行業標准,明確行業准入條件,推動預制菜產業駛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記者 韓雪茹)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